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杨静
身份证号码:371323199003064066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发展态势,因此,要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尽可能地与社会、科技的发展相匹配。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充分满足民生发展对建设产业的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积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变,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促进项目管理方式的程序化、标准化,从而为建设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方面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越来越复杂,并且建筑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原有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场管理的要求了,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管理理念的科学创新,使其更加贴合现场的施工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以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强调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严格的计划和执行流程,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此外,传统管理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涉及众多参与方和复杂的技术环节,风险点众多且难以预测。然而,传统管理模式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项目在面临风险时难以及时应对,造成重大损失。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传统管理模式同样存在短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然而,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仍采用传统的纸质文档和人工管理方式,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2分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
2.1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中风险管理不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项目面临诸多潜在威胁。
例如,某大型建筑企业在承接一项高层建筑项目时,由于对地质条件的风险评估不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复杂地层,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引发了安全事故,最终项目延期近半年,成本超支20%。
风险管理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上。在项目初期,若未能全面识别出所有可能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化、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将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2.2建筑工程项目协调难度大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中,项目协调难度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难题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整体效率。具体而言,项目协调涉及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同作业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传递不畅、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项目协调常常出现延误和误差。
例如,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涉及多个专业施工队伍,包括土建、水电、消防、装饰等。由于项目协调难度大,导致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进度不一致,出现了多次返工和整改。
针对项目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和实践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项目协调中。BIM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建筑所有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了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2.3信息化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中信息化应用程度低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据行业报告,目前仅有约30%的建筑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剩下的70%仍依赖于传统的纸质文档和人工管理方式。这种低信息化水平不仅导致了管理效率低下,还增加了项目出错的风险。
例如,某大型建筑企业在未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项目进度延误了整整两个月,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应用程度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负面影响。
3阐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3.1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当前,许多工程项目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如市场波动、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初期就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如蒙特卡罗模拟法,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该体系不仅识别出了项目在资金流动、施工进度、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还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有效避免了因风险导致的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
3.2引入高效、智能的协调手段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中项目协调难度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项目协调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沟通,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遗漏,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频发。为了提升项目协调机制,建筑行业亟需引入更为高效、智能的协调手段。
例如,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初期就遇到了协调难度大的问题。由于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团队,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安装等,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频繁且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团队引入了BIM技术,通过建立一个集成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设计。
3.3引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中,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为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以BIM技术为例,它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工具,能够将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实现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BIM技术,建筑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有效减少设计变更和返工,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3.4建立多维度创新激励机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是激发行业活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一环。当前,许多建筑企业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此,构建一套涵盖物质奖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等多维度的创新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多维度创新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还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未来,建筑企业应继续深化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激励方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奇佶.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36-38.
[2]李力广.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设科技,2023,(02):82-84.
[3]陈绍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0):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