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杜春兰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中心小学校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后续数学学习的效果。然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游戏化教学凭借其趣味性、互动性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近几年来,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支持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且已渗透到了整个小学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之中。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及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对数的认识能力及其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存在形式化应用问题
有些老师把“玩”当成是游戏化的唯一目的,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是单纯的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氛围而设置的游戏,并且存在着简单地照搬、套用的现象;还有一些游戏的设计脱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不能起到帮助孩子们理解知识点的作用,也没有提升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等;还有些老师只顾着玩游戏本身好玩的地方,不顾及控制好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这些都让原本应该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一个很好帮手的游戏变成了累赘,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停留在皮毛上。
(三)教师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游戏化的有效开展还依赖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完善,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基础,还要拥有良好的游戏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良好把握;然而当前部分小数老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全面,也缺少一定的游戏设计经验和技巧性指导,并且很多时候仅仅凭借自己所收集到的一些现成游戏方案就直接拿来使用,而不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地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活动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确保通过游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相关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可设计“图形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辨认、匹配图形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图形特征的认识,实现教学目标与游戏活动的有机统一。
(二)注重游戏的层次性与参与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身心发展不成熟,具有好动、好奇等特性,且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这些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及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发展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所设游戏分层进行,并将游戏分为若干个等级,让学生能轻松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这样就能让他们通过成功来享受快乐。
(三)加强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与反馈
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是整个游戏中的主导人物、引导员以及组织者。因此,在每场游戏之前,教师必须要清楚地告诉学生本次游戏的要求与目的;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每个孩子的表现,并且适时地对他们加以引导或帮助,让孩子们能按照教学目标去有目的地进行游戏,防止出现游离于教学之外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每一次的游戏结束之后也应当做好小结工作:一方面是对这次游戏中各个孩子的情况做一简短的小结(包括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从这个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进行一个整理,以便更好地将这种效果得到延续和强化。
三、优化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效果的路径
(一)完善教学资源支持体系
学校应加大对游戏化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游戏教学素材、教学工具和技术支持,建立专门的游戏化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适合的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游戏化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开发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游戏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
(二)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为了提高一线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在对一线教师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举办相关专题的专业性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游戏化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游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游戏等,并且聘请专家讲授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学科中的具体表现方式;同时也可以请优秀的一线教师介绍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并现场演示其过程等等,从而让广大一线教师深刻领会到什么是游戏化教学,怎样才能将游戏化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合理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与运用。对游戏化教学的评价不应该只局限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上,而应该关注到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化教学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在游戏中能否做到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要使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传统的由教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去,并且将评价结果作为检验游戏化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找出当前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帮助老师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改善教学模式及方法。
结束语
游戏化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形式化应用、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活动、注重游戏的层次性与参与性、加强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与反馈等实施策略,以及完善教学资源支持体系、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等优化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萍.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学生(上旬刊),2023,(03):76-78.
[2]柳彩.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2,(16):18-19.
[3]李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5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