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崔行莉 王梦迟 于志伟 冷栢双

1.身份证号:2323261985****6224 辽宁沈阳 110000 2.身份证号:2107821992****501X 辽宁沈阳 110000 3.身份证号:2113821990****581

一、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一)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减少病害产生

桥梁结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雨水、污水是引发结构病害的重要因素。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水设施可及时排出桥梁桥面、支座、墩台等部位的雨水,避免雨水渗透至桥梁内部结构 —— 若雨水长期滞留桥面,会通过桥面裂缝渗入梁体,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削弱桥梁承载能力;若雨水在支座处积聚,会加速支座老化,影响桥梁整体稳定性。同时,市政污水管网可收集桥梁周边及桥下区域的污水,防止污水中的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成分)接触桥梁结构,减少结构腐蚀病害。

(二)支撑桥梁养护作业,保障维护效率

桥梁日常维护与定期养护需依赖稳定的水源支持,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供水设施为养护作业提供关键保障。例如,桥梁桥面清洗、护栏防腐涂装、裂缝修补等养护工序均需清洁水源,供水系统通过专用管网或临时取水点,为养护作业提供持续稳定的水量与水压,确保养护工序顺利开展;在桥梁应急维修中,如桥面破损临时修补、支座紧急更换,供水系统可快速响应,为维修设备冷却、作业面清洁提供水源,提升应急维修效率。

(三)优化桥梁周边环境,提升使用体验

桥梁维护管理不仅关注结构安全,还需兼顾周边环境质量与用户使用体验,市政给排水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排水系统可快速排出桥梁桥面及引道区域的雨水,避免雨天积水影响车辆通行安全,减少行人滑倒风险,提升桥梁通行体验;另一方面,污水管网可收集桥梁周边商铺、停车场等产生的污水,防止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桥梁桥下空间及周边水体,改善桥梁周边环境卫生。

二、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面临的现存问题

(一)系统设计与桥梁结构适配不足

部分桥梁在设计阶段,市政给排水系统与桥梁结构的适配性考虑不足,导致系统功能难以满足维护需求。例如,桥面排水孔布局不合理,未结合桥梁坡度、车流分布优化位置,雨天易出现局部积水;排水管道管径偏小,暴雨天气排水能力不足,雨水溢出至桥梁支座或墩台;供水管道与桥梁养护作业点距离过远,或取水接口设置过少,养护时需长距离铺设临时管道,增加作业难度与时间成本。

(二)系统运维与桥梁维护协同欠缺

市政给排水系统与桥梁维护管理分属不同管理主体(给排水系统多由市政部门负责,桥梁维护多由交通或市政部门下属专业机构负责),二者缺乏协同运维机制。在日常管理中,给排水系统巡检未与桥梁结构检测同步开展 —— 给排水管道泄漏时,若未及时发现,泄漏水流可能渗入桥梁结构,引发病害,但桥梁维护人员往往未关注给排水系统状态,难以及时排查隐患;在病害处理中,若桥梁出现结构裂缝,需同步检查周边给排水管道是否存在渗漏影响,但因缺乏协同沟通,易忽视管道与桥梁病害的关联,导致病害反复出现。

(三)系统技术应用与维护需求脱节

当前部分桥梁配套的市政给排水系统技术较为陈旧,难以适配现代化桥梁维护管理需求。例如,排水系统缺乏实时监测设备,无法及时掌握桥面积水深度、管道堵塞情况,需依赖人工巡检,存在隐患发现不及时的问题;供水系统未引入智能调控技术,养护作业时易出现水量浪费或水压不足的情况,影响养护效率;系统未与桥梁智慧管理平台对接,无法将给排水系统运行数据(如管道流量、泄漏报警)纳入桥梁维护决策,导致维护管理缺乏数据支撑,难以实现精准化、高效化。

三、强化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作用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系统设计,提升与桥梁结构的适配性

在桥梁规划设计阶段,需将市政给排水系统纳入整体设计框架,实现与桥梁结构的深度适配。设计前需充分调研桥梁功能定位、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结合桥梁坡度、支座位置、墩台布局,优化排水系统布局 —— 合理设置桥面排水孔密度与位置,确保雨水快速汇集排出;根据当地暴雨强度,科学确定排水管道管径,提升暴雨应对能力;在桥梁养护作业点附近增设供水接口,缩短养护取水距离,满足不同养护工序的水量需求。

(二)建立协同机制,推动系统运维与桥梁维护联动

构建市政给排水系统与桥梁维护管理的协同运维机制,打破管理壁垒,形成维护合力。一方面,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小组,成员涵盖给排水管理、桥梁维护、结构检测等专业人员,定期召开协同会议,同步共享系统运行数据与桥梁结构状态信息;另一方面,制定协同巡检制度,将给排水系统巡检与桥梁结构检测同步开展 —— 巡检时不仅检查桥梁裂缝、支座状态,还需排查给排水管道泄漏、排水孔堵塞等问题,建立 “问题共查、隐患共治” 的工作模式。

(三)升级系统技术,适配现代化桥梁维护需求

推动市政给排水系统技术升级,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升对桥梁维护管理的支撑能力。在排水系统中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如桥面积水传感器、管道流量监测仪、堵塞报警装置,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并将数据接入桥梁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隐患实时预警,减少人工巡检依赖;在供水系统中引入智能调控技术,通过智能水表、水压调节阀,根据养护作业需求精准控制水量与水压,避免资源浪费;推动给排水系统与桥梁智慧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将系统运行数据与桥梁结构数据联动分析,为桥梁维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如根据排水管道泄漏数据,预判桥梁结构可能受影响的区域,提前开展针对性检测,实现精准维护。通过技术升级,使给排水系统更好适配现代化桥梁维护需求,提升维护管理效率。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并非辅助性设施,而是保障桥梁结构安全、支撑养护作业、优化使用体验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从源头减少桥梁病害、降低维护成本、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当前,系统在设计适配、运维协同、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通过优化设计、建立协同机制、升级技术等策略,推动其与桥梁维护管理深度融合。未来,随着城市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维护理念的更新,市政给排水系统在桥梁维护管理中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为构建安全、高效、耐用的城市桥梁网络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郭玉琴, 杨成慰, 李东原, 张炜杰. 城市更新视角下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25, (07): 161-163.

[2]刘明.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 (07): 190-192.

[3]刘峰. 城市化进程中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开发,2025, (12):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