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在提升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理解能力中的应用
韩思旻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承接低年级基础语法,开始涉及更复杂的句式结构与语法规则,是学生构建系统语法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但传统语法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规则、学生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难以契合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对语法知识理解不深入,难以灵活运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元素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创设趣味情境、设计互动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法探究。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与难点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特征
当前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以教材为核心,重点围绕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句型转换(陈述句变疑问句、否定句)、介词用法等内容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先通过板书或PPT 讲解语法规则,再结合例句分析,随后安排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互动多以集体问答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思考与实践机会有限。课后作业以书面练习为主,形式单一,难以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
(二)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核心难点
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面临三方面核心难点。一是语法知识抽象性与学生具象思维的矛盾,五年级语法规则(如时态变化、主谓一致)较抽象,而学生仍以具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易混淆相似语法点。二是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教学适配难题,班级内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不同,部分基础薄弱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础较好学生则觉得内容枯燥,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需求。三是语法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学生虽能记忆规则,但在口语表达、书面写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无法将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三)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法理解能力提升的局限
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语法理解能力上存在明显局限。从教学方法看,“讲解—练习”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探究语法规则的过程,难以深入理解规则内涵,仅能机械记忆,导致知识遗忘快、运用能力弱。从教学氛围看,枯燥的讲解与重复练习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与抵触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影响语法理解效果。从反馈方式看,教师多在课后批改作业时反馈学生问题,反馈不及时,无法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及时引导,导致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误解累积,阻碍理解能力提升。
二、游戏化学习适配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核心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降低语法学习抵触情绪
游戏化学习能通过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兴趣,降低抵触情绪。游戏化学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如闯关、竞赛、角色扮演)为载体,将语法知识融入游戏任务,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接触语法内容。例如,通过“语法闯关”游戏,学生完成时态填空、句型转换等任务即可晋级,获得虚拟奖励,这种趣味性强的形式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改变对语法学习“枯燥”的认知,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语法学习的乐趣,减少抵触情绪。
(二)化抽象为具象,助力语法规则理解
游戏化学习能将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象的情境与任务,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情境(如购物、校园活动),将语法规则与具体场景结合,让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时感知语法用法。例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时,设计“场景抓拍”游戏,学生需用“be+doing”结构描述游戏中角色的动作,通过具象的动作与情境,学生能直观理解时态含义与用法,突破抽象语法知识的理解难点,加深对规则的记忆与认知。
(三)强化互动与实践,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游戏化学习注重互动与实践,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语法知识的机会,提升运用能力。游戏化学习多包含多人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合作闯关),学生在互动中需运用语法知识交流、协作完成任务,如在“语法辩论赛”游戏中,学生需用正确的句型与时态表达观点,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语法记忆,还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游戏化学习允许学生反复尝试,即使出错也能通过游戏反馈及时修正,降低实践压力,让学生在多次实践中熟练掌握语法运用技巧。
三、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据语法知识点设计适配游戏形式
依据不同语法知识点的特点,设计适配的游戏形式,确保游戏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对于基础语法规则(如介词用法、名词单复数),可设计“分类匹配”游戏,让学生将单词或短语与对应的语法类别匹配;对于句式转换、时态运用等需要灵活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情景创编”游戏,让学生根据游戏情境创编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对话;对于易混淆的语法点(如不同时态区别),可设计“纠错闯关”游戏,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改正。通过适配的游戏形式,让语法知识自然融入游戏,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二)把控游戏难度与节奏,适配学生认知水平
在应用游戏化学习时,需把控游戏难度与节奏,契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游戏难度应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初期设置基础任务,帮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与语法知识,随着学习推进逐渐增加难度,避免因难度过高打击学生信心,或难度过低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同时,合理控制游戏时长与节奏,每款游戏时长不宜过长,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根据课堂教学进度调整游戏环节,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协调,既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又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三)完善游戏反馈与评价,强化学习效果
完善游戏反馈与评价机制,能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强化语法理解效果。在游戏过程中,设置实时反馈功能,学生完成任务后,游戏立即告知对错,并给出正确答案与简单解析,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避免误解累积。游戏结束后,教师结合游戏数据(如任务完成正确率、用时)与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优势,指出不足,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学习过程,明确提升方向,进一步强化语法理解与运用能力。
结束语
游戏化学习为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创新路径,其在激发兴趣、助力理解、提升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能有效破解传统教学困境,推动学生语法理解能力提升。在应用过程中,需注重游戏与教学目标的结合,根据语法知识点与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游戏方案,并完善反馈评价机制,确保游戏化学习真正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婷.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趣味互动模式的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25,(09):173-175.
[2]成琰.游戏化学习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与成效[J].小学生(中旬刊),2025,(04):46-48.
[3]孙林.基于游戏化学习的英语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