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关系及协同发展研究
张芸娇
承德江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省承德市 076000
一、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协同发展的意义(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协同发展,能够实现水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优化配置。在枯水期,水利水电工程可根据下游灌溉、供水需求, 合理调整发电水量,优先保障民生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在汛期,水利工程中的防洪设施与水利水电 的水库联合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蓄水,为后续发电、灌溉等提供水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二)增强防洪减灾能力
防洪是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的重要任务之 二者协同发展可构建更为完善的防洪体系,如在洪水来临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库通过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水利工程中的堤防、蓄滞洪区等设施则可进一步防御洪水,保护沿岸居民和农田。通过联合调度,实现各防洪工程设施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
(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对生态环境均有一定影响。协同发展可通过合理的工程规划和调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发挥工程的生态保护功能。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通过科学制定生态流量泄放方案,保障河流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二者协同有助于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水利水电工程发电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电力供应,促进工业发展和社会繁荣;水利工程中的灌溉工程保障农田用水,提高农业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供水工程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充足、优质水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现象。水利水电工程往往由电力部门或企业主导管理,侧重于发电效益和电力生产安全;水利工程则主要由水利部门管理,关注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不同管理主体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导致在水资源统一调配、工程联合调度等方面协调难度较大,难以形成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
(二)利益分配矛盾
由于二者效益构成不同,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利益分配矛盾。例如,在水资源调度中,若优先保障灌溉用水,可能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发电效益;若侧重发电,又可能对下游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保障各方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协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技术标准差异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在技术上有相通之处,但在一些具体技术标准和规范上存在差异。如在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方面,不同部门或行业制定的标准可能不一致,这给工程协同建设和运行带来不便,增加了技术协调难度[2]。
(四)生态环境影响协调困难
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特点。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二者对生态环境的叠加影响,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难度较大。例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阻断鱼类洄游通道,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可能改变河流形态,如何在工程规划和运行中协调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协同发展策略(一)建立统一管理体制
打破部门和行业壁垒,建立统一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负责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该机构应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各部门利益,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工程设施的联合调度。例如,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成立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各类水利工程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协同性。
(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的不同效益特点,以及各相关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发电效益共享机制等,实现各方利益平衡。例如,对于因保障下游灌溉、生态用水而减少发电效益的水利水电工程,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下游受益地区或行业给予经济补偿等方式,弥补其经济损失,调动各方参与协同发展的积极性。
(三)统一技术标准
组织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对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的技术标准进行梳理和整合,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减少技术差异带来的协调成本,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质量。同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为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
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建立联合生态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例如,针对鱼类洄游问题,可共同建设鱼道、增殖放流站等生态保护设施;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协同开展河道整治、湿地保护等工作,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协同发展,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防洪减灾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 协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建立统一管理体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 同、强化规划协同等策略,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水电水利工程污水处理探讨[J].清洗世界,2025,41(01):151-153.
[2]高锐,陈慧,张修行.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安全[J].居舍,202
作者简介:张芸娇(1993.03. );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河北张家口万全,学历:本科,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