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思源

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

引言

篮球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规则意识等核心素养。然而,当前部分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练”“赛”“评”各环节存在割裂现象:教学内容与实践练习脱节,练习活动缺乏竞赛场景支撑,评价方式单一且滞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技能应用能力薄弱。“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将知识学习、技能练习、竞赛应用与综合评价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教学闭环。开展该模式的实践研究,对突破传统教学局限、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涵与教学价值

(一)核心内涵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中,“学”是基础,聚焦篮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认知;“练”是关键,围绕“学”的内容设计针对性练习,通过分层训练巩固技能;“赛”是延伸,将练习场景转化为小型竞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技能;“评”是保障,贯穿“学、练、赛”全过程,通过多元评价反馈学习效果,指导教学改进。四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形成动态循环的教学体系。

(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该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通过“赛”的趣味性降低技能练习的枯燥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升运动能力;同时,竞赛场景需学生团队配合、快速决策,可培养其团队协作、抗挫折等综合素质,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此外,过程性评价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增强学习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运动态度。

(三)对教学改革的价值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有效突破了传统篮球教学中过度强调技能讲解而忽视实际应用,以及过分重视比赛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弊端。这种模式促使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技能掌握转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它要求教师全面统筹教学各个环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这不仅倒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而且从整体上推动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体育教育体验。

二、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现状

(一)各环节衔接存在断层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建立“学、练、赛、评”的内在联系:“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导致“练”的针对性不足;“练”的设计缺乏梯度,学生难以将技能迁移到“赛”中;“赛”的规则与难度未匹配学生能力,无法有效检验“学”“练”效果;“评”的结果未及时用于调整“学”“练”内容,四者形成“孤立环节”,难以发挥协同作用。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练、赛、评”的目标定位模糊:“学”的目标过于侧重动作规范,忽视学生对技能应用场景的理解;“练”的目标仅关注技能熟练度,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分层需求;“赛”的目标局限于胜负结果,未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与成长;“评”的目标聚焦技能达标,忽略对学生态度、协作等素养的评价,导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脱节。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小学篮球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视角,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内容侧重技能结果,如

投篮命中率、运球速度等,对学生在“练”中的努力程度、“赛”中的团队配合等过程性表现关注不足;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缺乏常态化实施机制,无法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影响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推进。

三、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教学目标,搭建一体化框架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体育核心素养为核心,确立“学、练、赛、评”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其中,“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篮球技能,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阐述篮球技能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练”的目标强调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基础、提升、拓展三个层级的练习任务,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进步;“赛”的目标着重于技能的应用和学生的个人成长,采用小场地、简规则的比赛形式,让学生在竞技中实践和巩固所学技能;“评”的目标则涵盖技能、态度、协作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确保“学、练、赛、评”四个方面目标相互呼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活动设计,强化各环节协同

在“学”的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动画、短视频展示篮球技能在竞赛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学为用”的认知;“练”的环节围绕“学”的内容设计“基础练习—组合练习—模拟练习”的递进式训练,如学完运球后,先练原地运球,再练运球绕桩,最后练运球传球组合;“赛”的环节设计“班级小组赛”“技能挑战赛”等小型竞赛,规则简化、时长缩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同时,在“练”“赛”过程中嵌入即时评价,如教师现场反馈、学生互评,让评价结果直接指导后续“学”“练”内容的调整。

(三)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模式落地

构建多元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如反思技能掌握情况)、互评(如评价团队协作表现)、家长评价(如反馈课后运动态度),形成评价合力;丰富评价内容,将“学”的知识掌握、“练”的技能提升、“赛”的应用能力、“学练赛”中的态度与协作纳入评价范围;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练习记录等实现,终结性评价通过学期技能测试、竞赛表现综合评定,确保评价全面、客观,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结束语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为小学篮球教学提供了系统的改革思路,其核心在于通过各环节的有机融合,实现“以学定练、以练促赛、以赛验学、以评导教”的教学闭环。在实践中,教师需精准把握模式内涵,针对当前存在的衔接断层、目标模糊、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整合教学目标、优化活动设计、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推动模式落地见效。未来,还需进一步结合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细化教学设计,让“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石地润.小学篮球训练中实施“以赛促训”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5,33(06):194-196.

[2]许刚.“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以小学篮球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25,(10):153-155.

[3]陈晓英.“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以篮球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3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