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 AI 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

张津津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学习需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完成意义建构与实践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创设真实、有意义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传统情境教学多依赖教师语言描述、实物道具或简单多媒体,情境真实性与互动性有限,难以满足学生沉浸式语言实践需求。AI技术的发展为情境教学法注入新活力,其可构建虚拟真实情境、实现智能互动反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AI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创设沉浸式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AI技术可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手段,构建与生活紧密关联的沉浸式英语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餐厅点餐、校园交流等场景。学生“置身”情境中,能直观感受语言在真实场景中的运用方式,避免传统教学中抽象的语言讲解。例如,在学习“食物”主题词汇时,AI可创设虚拟超市情境,学生通过点击虚拟商品、与AI角色对话练习词汇表达,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二)提供交互式语言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语言,AI技术可通过智能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语言实践机会。在AI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可与虚拟角色进行实时对话,AI能根据学生的表达内容智能回应,纠正语法错误、补充词汇提示,如学生在“问路”情境中表达不完整时,AI会以引导性问题帮助完善表达。同时,AI可记录学生的实践过程,分析语言运用中的薄弱环节,推送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衔接语言学习与生活,深化文化理解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培养。AI辅助的情境教学可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在情境中融入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元素,如在“节日”主题情境中,AI呈现国外节日的庆祝场景、传统习俗,学生在学习相关语言表达的同时,了解文化差异。这种“语言 + 文化”的情境设计,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避免机械记忆词汇句型,实现语言学习与生活、文化的深度衔接。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AI辅助教学中的实践困境

(一)情境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实用性不足

部分教师在AI辅助教学中,过于注重情境的趣味性与技术感,忽视其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例如,创设的虚拟情境虽画面精美,但情境中的语言任务与单元教学目标(如特定句型运用、话题表达)无关;或情境复杂冗余,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场景探索,而非语言学习,导致情境沦为“技术展示”,无法服务于语言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实用性不足。

(二)情境互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深度不够

当前AI辅助的情境互动多为简单的“选择式”“填空式”交互,如学生在情境中仅需点击选项、输入单词即可完成任务,缺乏深度的语言表达与思维参与。例如,在“介绍家人”情境中,AI仅要求学生选择预设的句子描述家人,未给学生自主组织语言、表达个性化想法的空间。这种浅层互动无法让学生充分实践语言,也难以培养其语言创新运用能力,学生参与深度不足。

(三)情境适配性不足,忽视个体差异

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AI辅助的情境设计多采用“统一模式”,未考虑个体适配性。一方面,情境难度与学生水平不匹配,基础薄弱的学生因无法完成情境中的语言任务产生挫败感,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因任务简单缺乏挑战;另一方面,情境内容未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如创设的“国外机场登机”情境与学生日常认知距离较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影响情境学习效果。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AI辅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锚定教学目标,设计精准化情境

情境设计需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确保“情境服务于语言学习”。首先,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如词汇、句型、话题表达),梳理情境需承载的语言任务;其次,结合目标设计简洁聚焦的情境,如教学目标为“掌握一般现在时句型”,则创设“日常作息描述”情境,情境中的互动任务围绕句型运用展开;最后,控制情境复杂度,避免无关元素干扰,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学习,实现情境与教学目标的精准对接。

(二)创新互动形式,推动深度化参与

丰富AI情境的互动层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语言实践。一是设计“开放式”语言任务,如在“周末计划”情境中,让学生自主用英语描述周末安排,AI根据表达内容进行反馈与拓展,而非局限于预设选项;二是增加“协作式”互动,如组织学生分组进入AI虚拟情境,共同完成语言任务(如合作编写情境对话、分工介绍场景内容),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三是融入“探究式”元素,在情境中设置语言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解决问题,提升思维与语言运用的协同发展。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适配

通过AI技术优势,构建适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情境体系。一方面,设计分层情境任务,AI根据学生前期学习数据(如词汇掌握度、句型运用能力),推送不同难度的情境任务,基础薄弱的学生从简单的词汇认读、句型模仿开始,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挑战复杂的语言表达、话题拓展;另一方面,允许学生自主调整情境内容,如在“兴趣爱好”情境中,学生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兴趣主题(如绘画、运动)生成专属情境,结合生活经验开展语言学习,提升情境适配性与学习共鸣。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AI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沉浸式、实践性、生活化”的新路径,其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深化文化理解等方面的价值,契合小学英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尽管当前实践面临情境与目标脱节、互动浅层、适配性不足等困境,但通过精准化情境设计、深度化互动创新、个性化适配优化,可有效突破困境。未来,小学英语教师需进一步把握AI技术与情境教学法的融合逻辑,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应用策略,让AI赋能的情境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叶胜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5,(17):89-91.

[2]马晓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求知导刊,2025,(14) .

[3]何晨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个案研究[D].西藏大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