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多彩作业,别样精彩

作者

郝鑫丽

山西省文水县凤城初级中学 032100

引言

2021 年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推动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作业作为教学中重要的反馈与延伸环节,在“双减”背景下面临全面革新。中学英语作业不仅是知识巩固的工具,更是能力提升、素养拓展的桥梁。然而,当前英语作业仍普遍存在量大低效、内容枯燥、评价滞后等问题,与“双减”目标不符。因此,重新审视并优化中学英语作业设计,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拟从实际教学出发,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三大策略,以实现减负不减质、作业更精彩的教育新愿景。

一、当前中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

(一)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实践导向

在传统教学中,中学英语作业多以课本练习、语法填空、单词默写等形式呈现,偏重对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功能,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降低。例如,有的学生在写英语日记时机械翻译中文思路,缺乏真实语境与交际意图,写作能力难以提升。

(二)作业布置缺乏层次,难以兼顾个体差异

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而统一布置的作业往往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与学习节奏。一些学困生感到作业过难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优生则认为作业简单重复而失去挑战与动力。这种“一刀切”的设计方式,不利于教学分层和学生能力的梯度提升,甚至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消极应对。

(三)评价方式滞后,反馈机制不完善

当前许多教师对英语作业仍采用“批改—打分—归还”的线性方式,缺乏过程性评价与及时性反馈,不能有效激励学生。部分教师对口语、写作等主观题批改量大、标准不统一,也影响作业质量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缺乏成就感和目标感,进而影响整体学习态度。

二、“双减”背景下中学英语作业优化的核心理念

(一)坚持“减量提质”,促进深度学习

“双减”政策的核心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量,而是提升作业质量,实现“少而精”。英语作业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强调任务驱动、情境创设与综合语言运用,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形成良好的语言习得路径。在作业布置中应适当控制数量,避免低效重复,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有效练习和反思,从而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英语作业设计要以此为导向,将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相结合,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跨文化背景、学科融合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达观点、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语言学习向素养提升的转变。

(三)注重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在“双减”背景下,英语作业应从“教师统一布置”转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通过分层设计、弹性作业、选做题库等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作业选择权,激发

其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同时,借助差异化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提升路径,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三、中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实践路径

(一)构建分层多元作业,精准匹配学习需求

分层作业是提升作业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设计三层任务:基础型任务如词汇听写、语法练习,适用于学困生;发展型任务如课文改写、小组讨论,适用于中等生;提升型任务如短文写作、文化演讲,适用于学优生。各层任务均需兼顾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式完成,增强参与感与成就感。同时,多元作业形式也应涵盖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如英语演讲录音、角色扮演剧本、新闻配音任务、读后感写作等,使学生在作业中实现语言综合应用,提升真实交际能力。

(二)开展项目化任务作业,强化语言综合实践

项目化作业强调真实任务驱动与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以“介绍家乡文化”为主题的项目任务为例,学生需查阅资料、设计 PPT、撰写英文解说词并录制视频,全程需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既锻炼语言输出,也提升信息整合与表达组织能力。教师可定期布置此类跨单元、跨时间的项目型作业,鼓励学生团队协作、任务分工、阶段汇报,让英语学习回归真实使用场景,避免作业空洞化、表面化。同时,项目化作业成果还可用于课堂展示或英语节活动,增强作业的仪式感和展示价值。

(三)融合信息化手段,拓展作业形式与空间

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为英语作业设计提供了更大空间。教师可利用“学习通”“钉钉”“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布置如在线朗读打卡、配音模仿、词汇闯关等互动性任务,增强作业趣味性与即时反馈功能。例如,利用配音 APP 让学生为动画片段配音,不仅锻炼语音语调,还提升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再如,设计基于热点话题的在线问答任务,鼓励学生在班级群中用英语发表看法、相互评论,实现作业的社交化与共享化。此外,信息技术也可助力教师精准追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作业设计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总结

在“双减”政策引导下,中学英语作业设计亟需从“数量主导”转向“质量驱动”。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重构作业功能与形式,推动从单一重复到多元整合、从统一布置到个性选择的转变。通过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项目作业锻炼综合实践能力,信息化作业拓展形式与反馈渠道,从而实现“减负不减质、提效更精彩”的教学目标。未来,应持续探索更具创造力和实效性的作业改革路径,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表达自我、沟通世界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汪娟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教育界 , 2025, (13): 47-49.

[2] 华萍.“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校园英语,2024, (48): 148-150.

[3] 魏丽琼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17): 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