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

杨邵

汨罗市三中 4144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说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样的主题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深入研究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深度阅读与理解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停留在对文本表面意思的理解上,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以《百合花》为例,学生不仅要知道小说讲述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故事,更要思考作者为何选择以解放战争为背景,这样的背景下人物的行为及情感所反映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文本主旨。

(二)提升思维品质与综合素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在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学生通常会关注林冲被逼上梁山这一情节,批判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则会进一步思考林冲性格转变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这一情节在整个《水浒传》中对人物命运与主题表达的关键作用,进而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文本细读,挖掘批判点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细微之处,包括用词、句式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点。以铁凝的《哦,香雪》为例,文中对火车驶入小山村时的描写极具艺术感染力:“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此处“叹息”“抱怨”二字用词精妙且独特,赋予了火车以人的情感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拟人化表达?这是否仅仅是为了赋予火车情感,还是在隐喻火车在台儿沟短暂停留后离去,给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带来的冲击与无奈,如同一声叹息般稍纵即逝?通过对此类独特语言的品鉴,学生能够逐渐开启批判性思维的大门,深入探究文本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含义。

在细节探究方面,《促织》堪称典范。蒲松龄通过成名一家因促织而陷入的悲惨境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残暴以及科举制度的腐朽本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成名从受压迫到反抗过程中的细节变化,例如成名在得知儿子被促织咬死后,其内心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剧烈波动与转变?从最初的悲痛欲绝、绝望无助,到后来在走投无路之际不得不寻求超自然力量的帮助,这一系列细节变化背后,又如何精准地折射出封建统治者对底层百姓的无情压榨,以及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剖析,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更能有效地培养起对文本细节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学会从微小的文本信息中挖掘出宏大的社会批判主题。

(二)角色分析,培养多角度思维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采用角色分析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进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套中人”形象具有保守、僵化的特点,学生可从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与影响,进而批判保守僵化思想的弊端。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不同人物角度分析问题。在《边城》中,学生可以分别站在翠翠、傩送、天保等人物的立场,思考他们在爱情、亲情等方面的抉择与困惑,理解不同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价值观,从而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

(三)主题探讨,深化批判意识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主题探讨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以《荷花淀》为例,作品生动描绘了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小说主题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深入思考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的激化、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时代特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白洋淀人民的生活与战斗场景,探讨作品所传达的对战争、对人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从而深化学生对主题的批判性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主题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批判意识。例如,将《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进行对比,《小二黑结婚》反映了根据地的新风貌和人民的新生活,而《荷花淀》则着重展现了抗日斗争中的人民形象与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异同,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注重点与批判方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视野得以拓宽,思维深度和广度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种将作品主题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主题来深化批判意识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更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育领域,小说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应持续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小说阅读中收获知识与思维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 潘金宝 . 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13):33-35.

[2] 张俊南 .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J]. 汉字文化 ,2022,(03):103-104.

[3] 彭雨欣 .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语文思辨作文思维路径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05):21-24.

[4] 赵建明 , 雷营 . 高中小说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探究 [J]. 教学与管理 ,2020,(33):98-100.

[5] 李伶 . 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研究 [J]. 才智 ,20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