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提问, 引导初中数学课堂
王金栋
滨州市沾化区富国实验学校
前言
开展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式,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看出,存在“满堂问”的现象,也就是说虽然问题比较多但是却没有起到启发或引导学生的作用,甚至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第一,问题脱离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参与到知识学习中,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的方式掌握重点教学知识。然而,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可以发现,问题设计脱离了实际教学目标,不仅会占用课堂时间,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惫,很难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二,问题忽略学生实际。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基础数学知识储备情况,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有问无答”的情况,让课堂陷入“尴尬”。同时,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还难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持续学习内驱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优质提问的策略
(一)结合目标提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目标进行提问,既能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以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结合目标开展优质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正数、负数概念与生活中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目标进行提问,如:“你认为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数或负数?”“负数和正数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思维碰撞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可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提问情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提问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活动下感受数学知识,从而加强课堂实践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提问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问题分析,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提问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与沉浸感,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理发店门前 LED 灯柱、时钟、篮球等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如:“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中心对称图形?”等,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设计趣味提问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设计趣味提问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优质的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还可以降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以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趣味提问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热情。在课堂伊始,教师就可以构建以下情境:教师拿出不同种类的纸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纸牌游戏,然后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并面对其他学生,接下来,教师随机旋转两张纸牌,然后提出问题:(1)请猜一猜动了哪两张纸牌?(2)为什么第一个图形位置变了,而平行四边形位置没有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和传统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比,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探究过程,还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根据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磊兴 . 设疑激趣 以趣教学——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的有效探讨[J]. 读写算 ,2024,(16):71-73.
[2] 陈海银 . 优质提问 , 引导初中数学课堂——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0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