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班主任如何指导班干部提升管理能力

作者

陈绘

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 655400

一、科学规划培养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班主任指导班干部提升管理能力,需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从理论认知、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维度夯实基础。

在理论方面,班主任要经常带领班干部进行管理知识学习。可以每周开展管理知识分享会,带领班干学习《班级管理的艺术》核心知识,并发表读书体会。在分享会上,可以要求班干根据“怎么平衡管理和同学关系”这个话题,并根据书中案例和实际进行探讨。借助这样的方式,让班干部能够综合性地学习管理的原理、方法,并进一步了解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原则。并且班主任要介绍班级管理的实用知识点,让班干能够掌握班级管理的要点,比如班级纪律管理的价值、组织活动的环节,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管理认知。

毋庸置疑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主要环节。班主任要给班干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契机,让他们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强化能力。具体可以把班级事务,划分成卫生、纪律、活动等板块,让不同的班干选择感兴趣的板块,并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比如在开展运动会时,班主任要让体育委员负责牵头,剩余的班干负责配合,从项目报名、练习以及现场安排等,都要让班干进行独立策划和实行。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给与适当指导,在班干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指引他们研究问题形成的内因,一起讨论解决思路。借助多次实践,班干可以学会不同的管理技能,一定程度上加强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外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十分关键。班主任要重视加强班干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领导力等。可以借助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针对性提升班干的交流、合作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模拟班会活动,让班干去选取其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模拟处理班级中的形形色色问题,在互动、沟通中加强技能。

二、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强化协作效能

良好的沟通是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班主任需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促进班干部与自身、班干部之间以及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协作效能。

首先班主任要与班干部创建定期交流机制。每个星期要选取合适的时间,比如在周三放学,和班干展开集体沟通。在交流中,班主任要用心聆听班干在管理中碰到的难题、障碍,还有他们内心真实的看法和意见。比如当纪律班长提出有些学生在自习课无故违背班规时,并屡教不改时,班主任要仔细调查具体问题,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和纪律班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定期和班干沟通班级管理的整体状况,认可班干的付出和成绩,并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为日后的提升有正确方向。借助这样的定期交流,班主任可以第一时间把握班级动态,为班干提供一定的帮助、支持,针对性强化他们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是要加强班干之间的交流、合作。班主任要号召班干经常开展工作例会,让不同的班干分享所负责工作的有效进展,介绍工作经验以及产生的疑惑,一起商讨解决手段。比如在工作例会上,学习委员可以介绍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卫生班长可以给出优化卫生状况的意见,彼此沟通和启迪,这样可以发现加强班级管理质量的绝佳方法。另外班主任还要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比如户外拓展、小组竞赛等,去培养班干的信任、默契,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程度上让班干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系统性合力。

三、实施多元评价激励,激发管理动力

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班干部的管理动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可从多个维度实施多元评价激励。

对于过程性评价而言,班主任要记录班干在平时管理中的表现,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和反馈。班干的工作要每日一小结,每星期展开一次评价,每月一次系统性点评。评价内容要涉及到工作积极性、工作方式、工作质量等。比如在点评学习委员时,不只要关注班级整体成绩的进步幅度,而且还要留意其开展活动的热情,以及协助同伴解决问题的效果等。针对表现优秀的班干,要对其不吝夸奖和认可;对暴露出的问题,要给出详细的改进意见。借助过程性评价,要让班干明白其真实的工作状况,确定前进的方向,在持续改进中加强管理能力。

结果性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期末,班主任要对班干的工作展开整体评价。具体可实施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班主任评价结合的形式,全面评定班干的工作成绩。要求班干展开自我评价,归纳出本学期的工作心得和存在的问题;接着可以要求其他学生对班干展开民主评议,从工作成效、服务意识、责任感等展开评价;后面班干要根据日常的观察,给与其客观全面的评价。结合评价结果,选出最优秀的的班干,同时对其进行物质、精神奖励,比如可以颁布荣誉证书和奖励奖金。借助结果性评价,对班干的工作结果进行高度认同,调动他们继续为班级管理服务的积极性。

四、结语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其管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班级建设成效。班主任需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指导框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长效沟通机制凝聚管理合力,并以多元评价激励激发班干部工作热情。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班级管理从“被动管控”向“自主治理”转型,实现班级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未来,班主任可进一步探索个性化指导方案,针对不同班干部的特点优化培养策略,为班级管理注入持久活力。

参考文献

[1] 何丽娟 . 初中班干部“选拔与培养”之我见 [J]. 智力 ,2021,(16):171-172.

[2] 程仔玲 . 双因素理论在提升班干部自主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D]. 南昌大学 ,2024.DOI:10.27232

[3] 郭小蕾 . 多角度提升干部管理能力 [J]. 人力资源 ,2023,(06):48-49.

[4] 詹利群 . 因人设岗 , 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谈班干部的选拔培养 [J]. 新智慧 ,2019,(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