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新探

作者

邵传义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三河场初级中学

一、构建大单元学习目标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把控教学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全面且深入地研读教材,挖掘其中隐藏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以及情感培养点。同时,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立科学合理的整体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细化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维度,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字词的音形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学会圈点标注重点语句和段落,为深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单元时,学生要准确记忆诗词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过程与方法维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含义、概括文本内容与写法、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使学生对单元内容形成初步感知。以记叙文单元教学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方法,把握文章主旨和写作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则促使学生对单元内的每篇课文进行横向比较,并将思维向外延伸拓展,完成知识的重构与深化,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学习以 “亲情” 为主题的单元时,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笔下的亲情表达方式,反思自己与家人的相处,从而深化对亲情的理解与珍视。

二、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

开展主题式教学是初中语文大单元内容整合的关键举措,能够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教师要深入剖析单元导语主题,单元导语往往蕴含着编者设计单元的核心意图,精准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明确教学方向。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 “亲情” 展开,教师可据此确定 “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悟亲情在生活中的体现。

此外,将教学问题巧妙融入生活资源,能有效拓展教材内容。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与单元主题相结合。在学习 “环境保护” 主题单元时,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如河流污染、垃圾处理等,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单元主题教学空间,实现深度学习,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三、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和基础水平来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情境创设提供了便利,其多样性、交互性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散文教学中,该单元选编了《背影》《白杨礼赞》等课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如展现父子离别场景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背影》中深沉的父爱;播放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中傲然挺立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白杨礼赞》中白杨树所象征的精神品质。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梳理单元知识脉络,使原本枯燥的单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支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小说单元时,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如 “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结局是必然的吗?”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塑造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在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合作学习也是大单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在学习综合性学习单元时,如 “寻觅春天的踪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关于春天的诗词,有的负责拍摄春天的照片,有的负责撰写春天的散文,最后共同展示合作成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反馈作用。应摒弃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发言的质量、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小组互评表,让学生从团队协作、任务完成情况、成员参与度等方面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自己所在小组进行反思。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如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通过综合考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总结​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构建全面的学习目标、提炼精准的教学主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实施多元的教学方法以及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碎片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单元教学: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展开——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J]. 胡文男. 七彩语文,2021(28)

[2] 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路径 [J]. 魏来 ; 徐鹏 . 语文教学通讯 ,2021(10)

[3] 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的旨归 [J]. 贾秋萍 . 语文建设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