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索

作者

彭世松

宜宾市叙州区安边学校

一、重构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导向

“双减” 政策下,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目标需摆脱传统 “知识本位”的局限,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的重构应紧扣单元主题的核心意涵,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素养融入具体教学环节。首先,需明确单元主题在学段中的定位,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细化年段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导致的无效教学。其次,要突出主题的整合性,将单篇课文的目标纳入单元整体目标体系,使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表达应用等能力训练围绕主题形成递进关系,避免碎片化教学。同时,目标设定需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目标设计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这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重构,既能避免教学中的冗余环节,又能确保课堂教学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为 “双减” 下的 “提质” 奠定基础。

二、整合阅读内容,构建主题化资源体系

“双减” 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意味着需精简阅读内容,避免杂乱无章的拓展带来的学习压力。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应立足教材,围绕单元主题对阅读内容进行系统整合,构建 “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的主题化资源体系。一方面,深入挖掘教材内部的关联性,将单元内的课文按主题逻辑重新编排,梳理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迁移、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主题的深层内涵,避免单篇教学的孤立性。另一方面,精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源,如绘本、短文、诗歌等,这些资源需与教材内容形成互补,既能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又不会增加额外负担。内容整合时需遵循 “少而精” 的原则,杜绝为拓展而拓展的形式主义,确保所有资源都服务于主题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内容的精准整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实现 “减量提质” 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落实生本化课堂理念

“双减” 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需打破 “教师讲、学生听” 的传统模式,落实生本化理念,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围绕单元主题设计贯穿始终的核心任务,将任务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集体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注重情境创设,结合单元主题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主题的意义。此外,还可运用对比阅读、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的创新核心在于减少教师的无效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实践时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场所,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阅读能力的高效提升。

四、优化作业设计,实现轻量化巩固效果

作业是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延伸,“双减” 政策下的作业设计需摒弃机械重复的形式,转向轻量化、实践性、创新性的巩固方式。单元主题阅读作业应紧扣主题核心,与课堂教学形成联动,避免脱离主题的碎片化练习。可设计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三个层次的任务,如基础型作业可聚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提升型作业可围绕主题进行简短的感悟写作,拓展型作业可尝试主题相关的小调查或创意表达,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既减轻负担又保障效果。同时,注重作业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如结合单元主题开展家庭阅读分享、社区观察记录等,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阅读所学,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作业量需严格控制,以 “短、精、活” 为特点,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实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五、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过程性发展机制

传统的阅读评价多以书面测试为主,侧重结果性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素养。“双减” 背景下,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评价需转向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阅读态度、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其阅读习惯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主体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学习他人的优点,形成自我提升的动力。评价方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堂观察记录、阅读成长档案、主题演讲、成果展示等,通过丰富的形式全面捕捉学生的进步。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需注重鼓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其建立阅读自信,让评价成为推动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而非压力。

总结

“双减” 政策为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重构教学目标、整合阅读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改革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一探索过程的核心在于回归教育本质,聚焦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教学从 “量的积累” 转向 “质的提升”。在实践中,还需结合学情不断调整策略,使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 “轻负高质” 的有效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崧舟 .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小学语文教师,2021 (05):4-8.

[3] 崔允漷 . 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 [J]. 全球教育展望,2020,53(09):3-16.

[4] 吴忠豪 .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语文 ),2022 (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