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心理视角的幼儿园德育工作开展策略探索
刘新燕
重庆市合川区大南街幼儿园 401520
引言
要让幼儿的个人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德育教育的活动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的效果最大化,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使德育工作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就必须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示范教育
幼儿德育认识中的“从他性”是其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将按照大人们评判正确与错误的准则,建立起自己的伦理准则与规范,并且无条件地遵守这些准则与规范。通过从他性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德育发展有两个特征,一种是自己认为的对与错,一种是以大人的标准来评判。在幼儿园进行德育的时候,因为孩子们现在还处于模仿的状态,所以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言行,这样才能对孩子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德育行为。由于幼儿的年龄还很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事情,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在幼儿园里,老师已经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个人,也是他们最为信赖的人,他们会第一个去模仿老师的言行。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1]。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幼儿,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可以给予一些奖励,比如给他们一些小贴纸、头衔之类的东西, 对于表现差的幼儿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正确引导,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其他的孩子互相学习和效仿,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道德品质。
二、情境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更好的立足于幼儿的心理,开展德育工作,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在所营造的情境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使其与幼儿的德育认识更加契合。在幼儿的德育认识中,他们的意识与情绪都是具体的、肤浅的,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别人的评价的影响,缺少独立性、自觉性和稳定性。所以,在开展有关德育品质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德育环境,从而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地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首先要从关注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入手。由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庭以外的任何一个区域,所以,在幼儿园整体上开展环境创设非常重要,而教师则要充分利用好整个幼儿园的空间,从而为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比如,老师可以每天早晨在入园的时候在幼儿园门口等着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就主动向小朋友们问好,和小朋友们融洽的沟通,营造一种融洽的幼儿园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小朋友们会更乐意跟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孩子们与人为善的好品质。
三、开展德育活动,组织亲子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与方式。多样化的活动与亲子教育是德育教育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节日主题、不同的活动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在“母亲节”期间,将按照主题和幼儿家长的实际状况举办各种活动 [2]。在主题活动中,“伟大的妈妈”让孩子们了解有关节日的情况,例如:节日的名字,日期,节日的来历,并把十月怀胎的过程和所要承受的痛苦都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辛劳,从而加强对妈妈的感情,让孩子对妈妈更加尊敬、关心。还可以让孩子们和妈妈们一起唱儿歌,或者请孩子们给妈妈们制作一份节日的礼物,和妈妈们一起玩耍。这样做,既能使幼儿更加尊敬妈妈,又能有效地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此外,还可以在国庆日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如汉字,中国武术,参观中国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幼儿的德育素养。
结语
总之,幼儿年龄小,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能使他们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确定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做好自身规范,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创造良好的幼儿园德育教育环境、举办综合德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育幼儿身心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亚楠 , 杨雅清 . 幼儿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德育工作 [J].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8(7):3.
[2] 李赛 . 浅谈基于幼儿心理学视角的幼儿园德育渗透 [J]. 新智慧 ,2024(1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