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黄艳云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书林第一小学

前言

在“人工智能 + ”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创新阶段。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以“灌输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深度理解语文知识,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人工智能 + 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智能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良好体验。

一、借助可视化的方式引导学生预习

在传统小学语文预习教学中,一般为学生自主预习,并没有足够的引导,很难深度思考。而利用“人工智能 + ”平台进行可视化预习,可以直观的呈现所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重点信息与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课文主题与文章结构,为课堂高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以一年级下册《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可视化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教师可以先利用人工智能平台生成课文中的关键字、词语、人物形象等,并通过图形结合的方式呈现。如通过党的标志、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等展示“中国共产党”这一概念,让学生可以了解课文背景与主题。同时,人工智能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提供不同的预习资源。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就可以提供词语解释与语音朗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推荐相关历史背景与知识拓宽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展开预习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以更加轻松、自由的姿态面对,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借助翻转课堂转变学生课堂角色

在“人工智能 + ”背景下,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在课堂上将更多时间放在交流与讨论中。同时,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翻转课堂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资料,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为例,教师就可以基于“人工智能 + ”平台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展示本节课故事情节与主要角色,并通过动画或朗读的方式进行初步讲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模仿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思考、积极表达观点,从而感悟故事情感与人生道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从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让学生在互动中自然理解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合作意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

三、借助“人工智能 + ”及时关注学生的测试情况

传统小学语文测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分析与总结,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劣势,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而利用人工智能平台进行测试,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学习进度,并快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策略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及高效性。乌鸦喝水,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平台设计简单测试,了解学生对词汇、故事情节等掌握情况。然后,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生成反馈,不仅为学生评分,还可以分析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理解故事主旨存在问题、回答乌鸦是否聪明存在困难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根据反馈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个性化的练习题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针对性辅导。另外,人工智能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复习建议,为学生推荐适合自身发展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关注学生的测试结果,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 + ”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也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 董萍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课堂的设计与研究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75-79.

[2] 赵凡 . 探析小学语文“人工智能 + ”智慧课堂的创设方法 [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