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研究
张成洞
身份证号:370883198306164812山东淄博 邮编:255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面向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需求,阐述了分布式控制、智能控制和预测控制等策略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本文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分布式控制;智能控制;预测控制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然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的关键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面向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提供解决方案。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特点与控制需求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特点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这些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可再生能源的输入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例如,风力发电受风速变化影响,光伏发电受日照强度和温度变化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发电功率波动较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通常分布广泛,且规模各异。大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通常位于偏远地区,而分布式光伏系统则广泛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特点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往往需要与储能系统、传统发电系统等协同运行,以实现电力的稳定供应。这种多能源系统的协调控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控制需求
基于上述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对控制策略提出了特殊需求。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以应对可再生能源输入的快速变化。例如,当风速突然增大时,风力发电系统需要迅速调整桨距角或发电机转速,以维持输出功率的稳定。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鲁棒性,以适应不同运行条件和环境变化。例如,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能够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保持高效运行。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协调控制能力,以实现多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例如,在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中,需要协调控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出力,以实现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面向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
(一)分布式控制策略
分布式控制策略是应对可再生能源系统地理分布特点的有效方法。在分布式控制架构下,每个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都配备本地控制器,负责本单元的运行控制。同时,这些本地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调控制。分布式控制策略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由于每个发电单元都有独立的控制能力,即使某个单元出现故障或通信中断,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此外,分布式控制策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可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发电单元。
分布式控制策略通常采用多智能体系统(MAS)或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等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定义智能体之间的交互规则或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系统的协调控制。例如,在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负荷的自动分配和功率的平衡控制。
(二)智能控制策略
智能控制策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强化学习等,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控制性能。这些方法能够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适应复杂的运行环境。模糊控制通过定义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适用于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例如,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模糊控制可以根据风速和发电机状态,实时调整桨距角和发电机转速,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神经网络控制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可以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例如,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神经网络控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预测最大功率点,并调整工作电压,提高发电效率。强化学习通过试错和奖励机制,可以自主学习最优控制策略。例如,在储能系统控制中,强化学习可以根据电价、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优化充放电策略,提高系统经济性。
(三)预测控制策略
预测控制策略利用系统模型和未来信息,通过滚动优化实现最优控制。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具有时变特性和约束条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模型预测控制(MPC)是预测控制策略的典型代表。MPC通过建立系统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并求解最优控制序列。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MPC可以结合天气预报信息,预测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并提前调整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例如,在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中,MPC可以根据风速、光照预测和负荷需求,优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出力计划,实现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MPC还可以考虑系统的运行约束,如发电机的功率限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速率等,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控制策略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一)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先进的控制策略被广泛应用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桨距角控制和电网故障穿越等方面。例如,某2MW风力发电机采用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MPPT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了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提高了发电效率。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该控制策略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波动减少了30%,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二)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智能控制策略被用于MPPT、电压控制和功率预测等方面。例如,某10MW光伏电站采用了基于强化学习的MPPT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不断学习环境变化和系统响应,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工作电压,实现最大功率输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控制策略使电站的年发电量提高了5%,同时减少了控制器的调节次数,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三)微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在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控制和预测控制策略被用于功率平衡、频率调节和经济调度等方面。例如,某海岛微电网系统采用了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各分布式电源的本地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调,实现了系统的自主运行和优化调度。在实际运行中,该控制策略使微电网的频率偏差控制在±0.1Hz以内,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
结论
面向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不断提高和电力系统复杂性的增加,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建议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更加智能、高效的控制策略。同时,应重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凯,周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7):59-64.
[2]张鑫,胡润锋,何毅鹏,张杰.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二次型升压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24,58(03):118-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