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周宝生
身份证号:440681198108204232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伴随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能源行业对高效、可靠、安全运行的追求愈发迫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与深化。本文详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其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能源;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覆盖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诸多领域。能源行业运行涉及复杂工艺流程、庞大设备设施及广泛地理分布,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要求极为严苛。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理论及传感器等多学科知识,能对能源生产、传输、分配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有力提升能源行业整体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能源供应安全稳定性。故而,探究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火力发电厂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全面监控与精确控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设备关键部位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转速等运行参数并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预设控制策略与算法,分析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调节燃烧器燃料供应量、风机风量、汽轮机进汽量等关键参数,确保锅炉稳定燃烧、汽轮机高效运行、发电机稳定输出。先进的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可根据煤质变化,运用智能算法自动调整燃烧器配风比,使燃烧更充分,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煤炭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某大型火力发电厂采用自动化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后,发电效率提高了 4%,煤炭消耗降低了 6%,同时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减少。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实现了机组启停自动化,启动时依预设程序依次完成设备预热、润滑、启动、升速、并网等操作,停机时自动完成安全停运,减少人工干预与操作风险。例如,另一火力发电厂应用自动化启停系统后,机组启动时间缩短了 18%,启动过程设备故障率降低了 30%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开关设备、变压器、电容器等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监测,实现配电网智能化运行。实时采集配电网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运行数据,分析评估运行状态。配电网故障时,迅速定位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区域,通过网络重构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大幅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采用故障自动隔离和网络重构技术后,配电网停电时间可缩短至数分钟,相比传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一个数量级。系统具备优化调度功能,实时监测预测配电网负荷,合理调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投切电容器组,优化电压分布和无功功率补偿,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应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后,配电网线损降低了 12%,电能质量显著改善,用户端电压合格率提高到 99.2% 。
智能电表是配电网自动化重要终端设备,不仅精准计量用户用电量,还具备双向通信和多种数据采集功能。实时采集用户电压、电流、功率等用电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管理分析大量用户用电数据,为电力公司提供用户用电行为分析、负荷预测、电费结算等服务。基于此,电力公司可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控制和智能用电管理,如用户欠费时及时断电,电力供应紧张时有序控制用电,根据用户用电行为提供个性化用电建议,帮助用户合理用电、降低成本,同时为电网规划和运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某电力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用电数据,优化配电网布局和设备配置,降低电网建设成本 18% 。
(二)其他能源领域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控制钻井、采油、集输等环节。钻井作业时,实时监测控制钻机钻进速度、扭矩、泵压等参数,确保安全高效,钻遇复杂地层时,利用智能算法自动调整钻进参数避免卡钻。采油环节,监测油井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实时监控生产状态,根据情况自动调节采油设备运行参数,提高采油效率、降低能耗。油气集输过程中,监测控制管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保障安全输送,具备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功能,及时抢修,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某石油开采企业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后,采油效率提高了 12%,油气集输管道泄漏事故发生率降低了 45% 。
煤炭开采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设备自动化控制,以及矿井通风、排水等系统自动化运行。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依煤层厚度、硬度等地质条件,自动调整截割速度、深度等参数,实现高效安全开采。刮板输送机和皮带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启停、速度调节及故障监测,确保煤炭运输顺畅。矿井通风和排水系统中,依据矿井内瓦斯浓度、空气质量、水位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机风量和排水泵启停,保障安全生产。某煤炭开采企业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后,生产效率提高了 28%,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减少了 25%,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 55% 。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发展,能源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向智能化深入发展。智能化系统通过对大量运行数据学习分析,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和分配过程自主优化控制。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电网负荷,自动制定最优调度策略;智能能源生产设备根据实时工况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实现自适应控制。智能化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例如,采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后,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提高到 95% 以上,调度策略优化使电网运行损耗降低了 8% 。
(二)与物联网深度融合
物联网技术使能源领域设备和系统全面互联,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丰富数据来源和广阔应用空间。能源生产设备、输电线路、配电设备及用户终端等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交互。自动化控制系统基于物联网海量数据,实现能源系统全方位监测和协同控制。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中,通过物联网连接家庭能源设备、企业能源设备与电网,实现能源分布式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某智能能源管理项目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 10% 。
(三)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环保意识增强,绿色节能成为能源行业发展重要趋势。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注重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通过优化设备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降低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开发高效节能自动化设备、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生产负荷实时调整设备能源供应,实现能源按需分配,降低能源浪费,推动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例如,某工厂应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后,能源消耗降低了 15% 。
(四)标准化与规范化
为促进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健康发展,相关标准与规范将逐步完善。制定统一数据格式、接口标准、模型评估标准等,降低企业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难度,促进不同企业和系统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例如,在电力行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自动化设备能够更便捷地集成到电网系统中,提高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 。
结论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从电力发电到其他能源开采,从输电配电到能源管理,全面提升了能源行业运行水平。尽管面临技术、人才、安全等诸多挑战,但随着智能化、物联网、绿色节能及标准化等趋势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持续创新,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关键作用。能源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加大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投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深入应用,助力能源行业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绿色发展 。
参考文献:
[1]周忞剀,蒋一鸣.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模具制造,2023,23(09):217-219.
[2]杨臻.新能源开发中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措施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05):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