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王讽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110045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急需大批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其推动经济社会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数字化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点是人的教育。鉴于此,有关数字化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应聚焦于高质量数字化人才培养。
一、高职国际经贸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迫于教制相较于教政的滞后性,高职职业院校在育人目标的设计和实行上即便做到并行不悖,也不得不选择更稳健的传统派作风。这在具体的教法实施上总是表现出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关注胜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许多院校的师资力量未能跟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一方面,教师的知识体系相对单一,跨学科能力不足,教学模式多数集中于传统学科领域,缺乏跨学科的专业背景,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数字技术、大数据应用等新兴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对数字化平台新型教法的经验,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未能将最新行业需求和技术融入教学,进一步限制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
(三)学生自身因素
(1)综合素养不足。在经贸类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才教育规划中,学校着眼于专业课的特化训练,而在培养过程中较少涉及跨文化沟通、创新思维等内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被局限于狭窄的学术范畴。(2)实践经验缺失。由于教育资源布置良莠不齐,培养周期的限制不一,导致学生难以在学期内完成对自己所学技能的外化。大多数中职院校注重提高学生技能比赛的参与度,无疑是一种实践性的改良;然而当这种项目的参与深度不够时,学生对相关技能的理解会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全面的实践能力。
二、数字经济下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路径(一)注重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保障国际贸易高质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能否顺利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并且人才也决定着企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对外贸易企业应当加强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解决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转型方面遭遇的技术难题。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数字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提升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数字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其次,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化人才。最后,鼓励创新和创业。鼓励数字化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方式,激发数字化人才的创新潜力和创业热情。第二,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数字技术,是推动数字技术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和创新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实际应用需求,可以为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真实场景和实际需求,引导研发方向更加贴近市场。同时,企业还可以为研发成果提供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推动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储备丰富,科研能力强,可以为出口贸易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合作研发,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专业技能与职业规范
包括专业性技能领域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规范性项目管理与价值创造能力。专业性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跨场域课程,提 在线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工具使用能力。在职业规范能力层面,需要进行职业发 置,模拟职场情景进行训练,以锻炼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制度,增加校企合作的实习机会。
针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地区与国家,根据其需求,充分调动国内的优势资源,跟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协同开展重组并购和战略合作等,从而实现优化电商国际贸易供应链体系的目的,赋予我国国际贸易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构建“五链”授课体系
将培养目标细化为模块化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学习路径,根据财经商贸大专业,下分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贸易学、商法学五大类,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1)金融科技与区块链。该模块的设计聚焦于虚拟金融行业。金融市场中,数字资金流比纸质媒介更具备时效性,该模块课程的建设需要深化区块链技术的教学应用,通过相关课程培养,使学生掌握数字货币交易和代币化资产管理技能,为大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提供人才资源。
(2)数据分析与供应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越发依赖数据分析。该模块的教学以教授学生运用分析工具为主,使学生能够胜任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生产制造等行业中的供应链管理岗位。
(3)数字营销与物流链。结合贸易学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重点教授数字营销策略、社交媒体推广、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等技能,同时兼顾物流链的优化与管理。学生将在此模块中学习如何设计数字化营销方案、分析市场数据。
(4)财务分析与资金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该课程旨在资金链管理,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现金流预测和优化资金周转,培养学生分析企业财务健康状况、设计管理融资的能力,为他们在企业财务规划、融资决策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支撑。
(5)企业合规与价值链。商法学领域的课程模块设计初衷,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合规意识和企业治理能力。课程内容除了公司法和合同法等基础商法,还应该结合国际贸易法和知识产权法等热门法域,以期帮助学生理解企业在不同经营环节中的法律风险与合规要求。
结束语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建设,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面升级,更是适应数字经济挑战、满足行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关键举措。未来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应深入关注不同区域的具体需求,构建更加灵活和创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夏飞,王欢.财经商贸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动因、逻辑与路径[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21(03):46-50
[2 王艳.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挑战和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24):96-99
[3]屈晓丹.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3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