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设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

于冬雪

辽宁乾旭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设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目前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集成与数据共享的难题、施工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以及信息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等。本文将深入探讨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应用场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现状与挑战

1.1 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主流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包括人员(劳务)管理、物资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施工场地管理和项 技术通过集成多种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例如,人员管理 技术实现考勤和门禁管理,物资材料管理通过称重和视频监控实现进出场管理,机械管理通过塔机监测和车辆定位实现设备的高效调度。

1.2 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技术集成与数据共享存在难题,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其次,施工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较低,部分工人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难以熟练使用信息化设备。此外,信息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施工现场涉及大量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

1.3 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加强技术集成与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其次,提升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通过定期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施工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和操作能力。最后,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二、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场景

2.1 施工进度管理

信息化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进度计划制定、实时进度监控与预警机制以及进度偏差分析与调整策略三大环节。借助数字化进度计划系统,项目经理与技术团队能够依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时间节点等要素,精准规划施工进度,将整个施工过程拆解为多个子任务,明确各任务的起止时间、责任人与资源分配情况。系统支持动态调整功能,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恶劣天气等意外情况时,管理人员可迅速修改进度计划,实时更新任务时间节点与资源调配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时进度监控系统则如同施工现场的“千里眼”,通过在关键施工区域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施工进度数据,如已完成工程量、设备运行状态、人员作业情况等,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

2.2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涵盖质量检查、实测实量、工序验收、标养室管理等多个环节。信息化平台的介入,实现了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精细化管控。质量检查环节,质检人员手持移动终端,按照预设的检查标准与流程,对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逐一检查。检查结果实时录入系统,系统自动判定检查项目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项,系统会自动记录问题详情、责任人、整改期限等信息,并生成整改通知单,发送至相关责任人。责任人整改完成后,需再次通过系统提交复查申请,质检人员复查合格后,系统才会关闭该质量问题记录,形成质量检查的闭环管理。实测实量工作借助智能测量设备与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精准采集与快速传输。

2.3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关乎工人生命安全与企业稳定发展,其应用主要聚焦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与管理以及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与处理。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如同施工现场的“安全卫士”,通过在高处作业面、基坑周边、塔吊等关键危险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系统运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精准识别工人未佩戴安全帽、安全绳违规操作、物体堆放超高、基坑变形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管理人员收到预警后,可迅速通过系统定位隐患位置,调取现场实时画面,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组织人员处理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规章制度的数字化、可视化呈现。平台详细记录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内容,工人可通过手机端或现场电子显示屏随时查阅。

三、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技术创新与融合

展望未来,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加速迈向技术创新与融合的新征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与传统施工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全方位革新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物联网技术将实现施工现场设备的全方位远程监控与管理,从大型施工机械如塔吊、混凝土搅拌车,到小型手持工具,都将接入物联网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维护需求、能耗情况等信息,提前安排设备保养,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导致施工停滞。

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随着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建设将成为推动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府相关部门将联合行业协会,加快制定涵盖技术应用、数据采集、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标准与规范。这些标准将明确各技术模块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接口规范,确保不同厂商开发的系统能够无缝对接、数据顺畅流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3.3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广泛应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未来,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将调整建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信息技术课程比重,开设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培养既懂建筑施工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机构也将紧跟行业需求,推出针对性强的短期培训课程,如施工现场信息化设备操作与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等,为在职人员提供技能提升平台。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设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应用场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系统研究,揭示了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 的重要作用。尽管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行 理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建筑企业应积极拥抱信息化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4):175+177.

[2]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3] 李 志 . 信 息 化 建 设 在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安 全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探 究 [J]. 信 息 与 电 脑 ( 理 论版),2020,32(10):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