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中职生减少手机依赖的策略思考

作者

李一弘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中职生是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学习基础较差,并且他们正处在自我矛盾的青春期,既自卑又自尊,情绪动荡大又自我封闭。在学业上也曾遭受过打击;在生活中,家庭中承受过父母过多的责骂或变故。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过多的兴趣和期望,也缺乏自信和进取心。因此,中职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是高于同龄的普高生和重高生。他们在手机的世界里追求另一个自己,在游戏的海洋里更是畅游无阻。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学生心理,学生行为等方方面面来减少学生手机的使用频率。

一、加强教师教学行为,增强课堂吸引力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思想,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尽可能丰富课堂知识,运用多种教学行为,增强学生上课兴趣,从而弱化学生上课时对手机的依赖。并且根据中职生性格特点,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技能培养,增强动手能力,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教师应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使之更符合中职生爱具象化,多变化的教学模式。运用 PPT、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来丰富课堂形式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专注力。运用教师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当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感到被深深吸引时,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会大幅度下降;反之,教师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就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无聊,想玩手机寻求刺激。

二、教师加强心理干预,做好引导工作

(一)教师应加强了解学生心理,及时引导

中职生内心敏感且矛盾,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可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日常沟通等途径从真实案例,同龄故事等引导告知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使其从内心深处抵制自己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没有好坏之分,它强大的功能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知识,帮助我们成长。而过度依赖又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阻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教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引导学生不过度使用手机的重中之重。教师需教导学生,手机是学习的工具,是为人类服务的。教师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如:查询资料、获取知识等等;也可推荐学生好用的学习 app,如:学习通、技创未来等等。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帮助其成长。从而加长正确使用手机的频率及时长,减少过度游戏等不良操作的使用频率。

(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时期也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当学生明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才会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当有一颗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的心时,人才会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会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老师应利用思政课、班会课、团课、活动课包括私下交流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更是课堂秩序的管理者。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上课时间不玩手机,做到一视同仁。再则教师可严格管理上课纪律,加强手机、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的管理。使学生在课堂中去手机化教学,制定严格手机管理制度,上课静音后统一上交保管,下课后发放,提前约定好处罚措施,如有违规者严惩不贷。使课堂成为纯粹的面对面沟通的学习课堂。

四、课后关心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关心学生,建立信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导致每个人有不同的脾气性格和想法。教师应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法。让学生愿意从内心接受老师,信赖老师,建立信任是打开学生内心的基础。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中职阶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来自自身矛盾,父母家庭,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教师应常常沟通,帮助疏导孩子困惑,缓解压力,成为孩子打开心扉,遇到困境时愿意倾诉的对象,心中认可的良师益友。

(三)让手机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目前多数任课教师用手机与学生联系都停留在布置作业的表面工作。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引导学生往正确使用手机的方向上引导。课后使用手机交流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情感,使手机成为师生沟通中的重要桥梁。

结语

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师加强心理干预行为、加强课堂管理行为、课后关心学生行为等四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使教师关注重视学生手机使用频率,帮助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缓解过度依赖手机现象。

参考文献

[1] 徐翠茹. 教师对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D]. 河北大学,2020,06.16.

[2]胡玫君.中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及管理对策研究[J].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