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高职物理教学的策略
赵铭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570203
引言: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纳入高职物理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提升其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探索并实施这一融合策略,对于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物理教学的关系(一)高职物理教学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物理教学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从科学思维能力塑造层面来看,物理学科严谨的逻辑架构,无论是定理的推导还是概念的阐释,都要求学生进行深度的逻辑思考与分析归纳,促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抽丝剥茧,探寻问题本质。而在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方面,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各类工具的使用,掌握操作规范,进而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物理教学的反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中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强调,促使高职物理教学在内容设计上更加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再局限于抽象理论,而是将物理知 场景 活情境中, 让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与针对性,而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基于对学生自主 求, 物理教学逐渐摒弃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更多地采用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高职物理教学的策(一)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意识
传统教学理念侧重知识传授,已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需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将能力培养置于教学核心位置,理解物理教学与职业能力塑造的紧密联系,通过参加培训、学术研讨等方式,接触前沿教育思想,为教学注入新活力,为学生职业发展铺就道路。
例如,在讲解 “电磁感应” 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公式的推导和讲解,而是可以引入工厂中电磁起重机的实际案例。首先,向学生展示电磁起重机在吊运重物时的工作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与 “电磁感应” 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电磁起重机是如何通过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强大的磁力来吊运重物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强化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这正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如此,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真正将能力培养意识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对接职业实际需求
当前教学内容部分存在滞后、脱离实际的情况。学校应联合行业专家,深入分析各专业职业场景,筛选出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剔除冗余内容。而教师要依据不同专业特点,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融入行业最新应用,确保学生所学物理知识与未来职业高度契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力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结合该专业常见的机械零件设计与制造场景,引入机械传动系统中齿轮受力分析的案例。教师先展示齿轮在机械装置中的运行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到齿轮的工作状态。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计算齿轮在不同转速、负载下所承受的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如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等概念,对齿轮受力进行理论分析。接着,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齿轮参数,计算其在特定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完成理论计算后,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机电实验室,观察真实的齿轮传动装置,让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并思考如何优化齿轮设计以提高机械传动效率。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能力培养效果
传统单一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教师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虚拟仿真等,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开展项目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及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例如,在讲解“光学”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项目式教学,设定一个项目主题为“设计一款新型光学显微镜”。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光学显微镜在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光学显微镜的内部结构和光线传播路径,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款满足特定需求(如用于微生物观察、金相分析等)的光学显微镜。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折射、透镜成像规律等,确定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和结构布局。教师在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设计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最后,各小组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深入掌握了光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显著提升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
(四)完善评价体系,全面考核能力发展
现有评价体系多侧重知识记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学校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操作、项目成果等。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进展,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全面,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一次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依据最后的实验报告成绩。课堂上,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对平抛运动原理的理解和阐述,这部分表现占总成绩的 30%。在实践操作环节,考量学生组装实验器材的熟练程度、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准确性以及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此部分占 30%。项目成果方面,根据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质量,包括对实验结论的分析深度、对平抛运动规律的总结完整性,以及是否能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占总成绩的 40%。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考核了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使评价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稳步提升。
结束语
总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物理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物理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佳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高职物理教学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 2023(2):39-41.
[2] 刘文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会议论文集(一).2023.7.
[3] 左定凡.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 2023(2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