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针对性护理优化消毒供应室清洗器械质量的效果及不良情况发生率影响分析

作者

马海秀

德兴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334200

复用器械是临床手术治疗开展中主要应用器械类型,可在不同器械应用后完成切皮、牵拉、组织切除等手术操作,实现对患者疾病的积极治疗。但既往手术感染研究中指出,手术复用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是增加手术治疗患者感染风险的主要因素类型,应积极完善对消毒供应室复用器械清洗、消毒护理质量管理[1-2]。因此,为分析消毒供应室针对性护理优化实施对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优化效果及不良情况发生率影响,特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复用器械(200 件)不同护理配合下消毒供应室清洗质量,2024 年 3 月~6 月期间配合常规护理,2024 年 7 月~10 月期间配合针对性优化护理,护理均由同组(7 名)消毒供应室护士完成。200 件复用器械,含普外科 80 件、骨科 70 件、神经外科 20 件、妇科 30 件;7 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 22~37 岁( 29.54±3.04 )岁,工作年限 1~8 年( 4.55±0.8 9)年。

纳入标准:无损坏、维修需求的正常应用手术复用器械;护士均在职。排除标准:已确认损坏不符合临床应用要求服用器械;规培期护士;妊娠、哺乳期护士。

1.2 方法

常规护理:即由消毒供应室护士依据护理章程完成规范化器械回收、清点,清洗、消毒及包装等护理工作配合。

针对性优化护理:(1)护理分析:由科室护士长对既往复用器械清洗、消毒相关护理问题予以总结、分析,经明确不同问题风险诱因后,制定针对性护理优化措施。(2)护理优化:需在向科室护士明确既往复用器械清洗、消毒护理问题及风险诱因后,组织和护士接受护理技能培训,依据培训结果划分岗位,由 2 名护士负责完成复用器械回收、清点,由 3 名护士负责完成器械清洗、消毒护理配合,由 2 名护士负责完成清洗消毒后器械的包装、存放管理,由护士长对上述环节护理工作开展月度考核,以督促护士提升护理配合意识及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1)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2)器械污染、湿包发生率;(3)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取 SPSS24.0 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 n(%) ,行 χ2 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 ),行 t 检验;如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器械污染、湿包发生率对比针对性优化护理期间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常规护理,且器械污染、湿包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 P<0.05 )。见表 1。

表 1 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器械污染、湿包发生率对比(n, % )

2.2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针对性优化护理期间护士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操作规范性及专业知

表 2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 P<0.05 )。见表 2。

量水平,优化服用器械清洁、消毒质量,降低器械污染、湿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3 讨论

复用器械作为消毒供应室主要管理器械类型,可满足患者临床侵入性诊疗操作需求,但需重视对相关器械的清洗消毒及无菌供应质量管理。

研究结果表明:较常规护理,针对性优化护理期间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器械污染、湿包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研究结果可知,针对性护理优化的开展,可在明确既往消毒供应室复用器械清洗、消毒护理配合问题及风险诱因后,为各项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优化提供指导依据,而在护理实施期间经予以消毒供应室护士护理技能培训,依据培训考核结果划分护士相应工作岗位后,确保各环节护理工作的合理划分及责任到人,从而为护理配合质量及复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优化的实现提供基础[3-4]。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优化开展可经优化消毒供应室护士整体护理质

参考文献:

[1]潘年英.护理质控干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复用器械消毒质量 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4,45(4):8-9.

[2]苏霞,刘容,胡颖.消毒供应室应用手术器械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估[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5):12-15,32.

[3]许宏兰,吴杰.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物一体化护理管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16):154-157.

[4]向蓉,蒋笑梅,赵红梅.PDCA 循环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