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化工电气系统中电动机智能运维策略与实践

作者

李哲 郭盛炜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700

引言:

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水泵、风机、压缩机、输送设备等各类关键装置,其运转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安全保障。随着化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依赖人工巡检与定期维护的运维模式已逐渐暴露出管理粗放、响应滞后、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无法有效满足现代化工企业对高效、安全、低碳运维的实际需求。尤其在高温、高湿、强腐蚀等特殊环境下,电动机设备更易发生故障,若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将可能引发生产线停机、设备损毁甚至安全事故。为此,近年来智能运维理念在化工电气系统中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其核心在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传感、人工智能算法等,对电动机全生命周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诊断与科学维护,从而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

一、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技术体系分析

化工电气系统中电动机智能运维技术体系主要由状态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四个层级构成。首先,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运维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振动、温度、电流、电压、转速等多维度传感器设备对电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捕捉设备异常信号。针对化工电动机使用环境复杂、工作负荷变化大的特点,状态监测系统需具备高频采样、高精度测量与多信号融合能力,确保监测数据全面、真实、有效。其次,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作为信息流动的枢纽,负责将前端传感设备采集的原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或云平台。考虑到化工厂区设备分布广、环境干扰大,需采用高可靠性与抗干扰性强的工业级通信技术,如工业以太网、无线Mesh网、5G专网等,并配置本地缓存与故障恢复机制,保障数据传输稳定性。再次,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是智能运维体系的核心。

二、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实现电动机智能运维的关键在于多项前沿技术的有效集成与应用。首先,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动机运行数据处理与异常模式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数据仓库与数据湖,整合历史运维记录、实时监测数据与外部环境信息,利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挖掘设备运行规律与潜在故障特征。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在电动机故障预测与剩余寿命估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可通过历史数据训练模型,识别故障模式;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擅长处理振动信号、温度曲线等时序数据,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如LSTM)则能有效捕捉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实现对电流波形等复杂数据的自动学习与模式识别,从而提升预测准确率。再次,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运维的数据基础设施,保障了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高速传输。利用物联网平台集成多种传感设备与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融合。

三、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实施路径设计

为确保智能运维系统在化工电气系统中的顺利实施,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推进。首先,开展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全面梳理企业电动机设备数量、类型、分布与现有运维模式,明确智能运维目标与预期效果,结合生产特点确定系统规模与功能需求。其次,制定系统建设方案。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平台搭建、通信网络规划、数据安全策略等内容,确保系统整体架构合理、技术路线先进、投入产出比优良。再次,分批次实施部署。考虑到化工企业规模大、设备分散,应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优先在关键设备或重点生产线实施智能运维系统建设,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第四,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编码规范、数据管理制度、人员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定等,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与信息安全。第五,开展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针对管理人员、运维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分别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其系统操作、数据分析与故障应急能力。第六,持续优化与迭代升级。

四、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实践效果分析

以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各类电动机设备超过 500 台,长期面临设备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大、人工负担重等问题。自引入电动机智能运维系统以来,企业在设备管理与运维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首先,故障预警能力大幅提升。通过部署振动、温度、电流等多维传感器设备,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系统能够提前 5 至 10 天预测设备潜在故障,减少突发性停机事件 80% 以上。其次,维护成本明显降低。由于预测性维护取代了传统定期检修模式,企业每年节省运维成本约 30% ,特别是在人工费用与备件库存方面效益突出。再次,设备利用率与生产效率提高。系统实施后,电动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提高 20% ,生产线开工率提升 5% ,有效支撑了企业产能扩张需求。

五、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推广,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趋势。首先,全面普及与行业标准化。智能运维将从部分试点企业向全行业全面推广,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将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促进系统建设与运维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其次,系统集成与平台化。

结论:

综上所述,化工电气系统电动机智能运维作为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集成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化工企业能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精准诊断与预测性维护,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与安全性。实践表明,智能运维体系在化工企业中具备较高的适应性与推广价值,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来,随着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电动机智能运维将朝着平台化、标准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持续演进。建议各类化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智能运维体系建设与应用,完善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工生产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顺昌.21 世纪电力系统和电工新技术的发展与展望[C]//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1:133-145.

[2] 仲明振.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现状及主要发展方向[J].电气时代,2002,(04):9-11.

[3] 蔡自兴,陈海燕,魏世勇.智能控制工程研究的进展[J].控制工程,2003,(0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