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元宇宙视域下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作者

李华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淄博 255300

课题信息:本论文是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24ZZ20016085)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元宇宙作为依托赋能数字化、落地场景化的前沿技术体系,为各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领域也因元宇宙技术的融入而展现出全新的可能性。元宇宙虚拟世界具备回溯时间的能力,在其空间内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这一特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支撑。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的 AR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VR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政策导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需求产生的。它们遵循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普遍规律,在促进创新要素和保护工作的集成推进基础上,致力于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整体创新。

山东片区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山东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历史记忆。然而,目前由于受到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受到破坏,且缺乏系统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因此,本课题围绕山东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展示、数字化工艺流程标准” 等内容方面开展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出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元宇宙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

(一)打破传统保护思路,实现全面数字化恢复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在面对自然侵蚀等破坏因素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元宇宙技术的 “非物质性” 为打破这种困境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元宇宙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具体而言,采用 2D、3D 数字动画技术对非遗进行全面恢复,借助图片、视频、3D 动画等形式实现传统工艺的可视化,力求实现与原始或接近原始状态的恢复和再现。

这种数字化保护方式能够突破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形式永久保存下来,减少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例如,对于山东的传统剪纸艺术,通过 3D 数字动画技术,可以详细记录剪纸艺人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手法技巧,以及作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完整留存。

(二)构建数字平台,实现跨越地域的数字化展示

通过元宇宙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展览馆,能够实现虚实结合,跨越地域限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虚拟再现,从而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内容。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保障,借助现代科技发展,将其转变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有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

山东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如吕剧、山东快书、潍坊风筝等。通过数字博物馆和展览馆,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地感受这些非遗的魅力。在数字展馆中,不仅可以展示非遗作品,还能通过虚拟场景还原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展示潍坊风筝时,数字展馆可以模拟不同历史时期风筝的制作场景、放飞盛况,让观众深入了解这一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

(三)探索并形成标准化的数字化保护工艺流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将其工艺流程、技术规范等内容通过元宇宙技术形成标准化的数字化保护工艺流程,并反哺于实际教学中,能够为高校相关专业提供标准化流程,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从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以山东的鲁绣为例,通过元宇宙技术将鲁绣的选料、染色、刺绣等工艺流程进行数字化记录和标准化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平台,模拟鲁绣的制作过程,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学习和实践。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和传承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利用数字人直播技术,实现多元传播

元宇宙的数字人直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方式。利用这一技术,能够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地域进行 “展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传播。同时,这种传播形式能够扩大受众群体,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例如,通过数字人扮演山东快书艺人,在元宇宙平台进行直播表演。数字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为不同地区的观众表演山东快书经典曲目,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此外,还可以结合线下的非遗展演活动,通过数字人直播将线下活动同步传播到线上,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这种多元传播形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山东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赋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手段。本课题探讨元宇宙视域下山东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从保护角度来看,通过元宇宙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能够为非遗提供更稳定、更长久的保存方式,有效应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从传承角度而言,数字化展示和多元传播形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山东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

从学术研究角度,数字化资源为非遗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便利的条件,研究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更便捷地获取和分析非遗相关数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开展。

从实践应用角度,本研究形成的数字化保护思路、标准化工艺流程以及多元传播模式,能够为后续各省数字化非遗的传播传承策略与创新发展方向提供技术支撑与案例参考,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元宇宙视域下山东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尤为必要,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