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适老化改造中“安全性与舒适性平衡”的路径探索

作者

蔡子畅

杭州市城东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10000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改造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城市老旧住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如何有效平衡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实地调研和居民访谈,本研究分析了当前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住户的需求,进而提出一个集设计原则、政策支持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改造框架。该框架针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为政策制定者和设计师提供指导,目的是推动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安全与舒适性,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1、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当前挑战

1.1 老旧住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现状

老旧住宅在城市化进程中承担了重要的居住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安全性与舒适性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1]。首先在安全性方面,老旧住宅大多存在结构老化问题,其抗震、防火能力不足,并且管道、电气系统的老化也增加了火灾及漏水等安全隐患[2]。其次设施配置的缺乏,如缺少无障碍通道和适老化卫生间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住户的生活安全感。

与此同时,老旧住宅的舒适性问题同样显著[3]。老旧住宅普遍缺乏现代化的采光、通风及保温设计,导致居住环境潮湿、温度调节能力差,极大影响了居住的舒适感。同时噪音、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也往往无法满足老年居民的基本需求,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压力与不便。

在分析老旧住宅的现状时,应注意到居民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期望具有明显差异。调查显示,大多数住户在面临改造选择时,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优先考虑安全保障。当前的改造措施在实施中往往侧重于安全性而忽视了舒适性的改善,形成了“安全性优先”的单一改造局面。但在研究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兼顾安全性与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双向推进,才能真正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满意度。

1.2 居民需求与适老化目标的矛盾

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居民需求与适老化目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其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常常不尽相同。安全性往往被视为首要关注点,尤其是在老旧住宅中,许多建筑设计未能满足老年人对防跌、防滑等基本安全需求。这种情况下,居民对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改造方案往往偏向于强化安全设施,忽视了空间的舒适感与美观度。

而在实际生活场景的需求方面,适老化目标不仅需要确保安全,更应关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意味着在改造中更需要兼顾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创造一个能够让老年人自主、安全、舒适生活的空间[4]。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设计往往难以兼得。例如,老旧住宅往往面积较小,增加无障碍设施可能占用原有的生活空间,导致居住面积进一步缩小甚至影响正常的行动路线,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面对居民需求与适老化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者和政策制定者需更加深入地理解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综合考虑居住安全、舒适性与生活便利性,探索出一个有效的平衡点。只有真正关注老年居民的需求,才能在适老化改造中实现安全与舒适的和谐共存。

2、适老化改造中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平衡策略

2.1 优化设计与材料选择的途径

在适老化改造中,实现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平衡,需要从设计和材料选择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方面,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特有的功能需求。例如,合理的室内布局能够减少老年人在居住过程中遭遇的安全隐患,如设置无障碍通道、适当的扶手、楼梯的防滑措施等。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和设施,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便捷性和生活舒适度。

另一方面,材料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应优先选用环保、低过敏性的材料,避免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潜在影响[5]。优质的防滑地面材料、耐磨损的墙面涂料,不仅能提升安全性,还能增加居住空间的舒适度。选用良好的隔音、保温材料,有助于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宁静和温暖的居住空间。

设计与材料的结合还需关注适老化改造的整体协调性。每一项设计改进和材料选择都应围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确保居住环境既安全又舒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老化改造。这种全面的优化策略,将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2.2 政策支持与社区服务的角色

政策支持与社区服务在适老化改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促进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平衡。

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老旧住宅的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些政策可以包括老旧住宅改造补贴、税收优惠等,旨在减轻业主的经济负担,鼓励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出台具体的安全标准和设计规范,引导改造过程中的安全性考虑,提高住宅质量。

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居住舒适性。社区应建立适老服务团队,定期组织健康评估和居住环境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社区可以通过开展适老化改造知识宣传和培训,让居民了解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提升其参与意识。这种参与不仅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还能有效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在实际改造中作出必要的调整。

政策与社区的有效结合,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在适老化改造中实现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双重提升。通过建立多方协作的工作模式,努力营造适老化改造的良好环境,推动向更高水平的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迈进。

结束语

本研究围绕城市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展开,深入探索了安全性与舒适性之间的平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住户访谈,确立了安全性优先的同时,提出了通过设计优化与材料选择达成双方平衡的可行性。研究还强调了居民参与和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个涵盖设计原则、政策支持和社区服务的多元化改造框架。虽然存在居民个体需求差异等挑战,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下的适老化改造策略。该研究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住宅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对提升老年人居住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振鑫.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路径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0(02):129-130.

[2]郭炳锟.城市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分析[J].门窗,2020,(08):181-181.

[3]邱裕罗淑洁.基于安全性的适老化住宅卫生间设计改造研究[J].设计,2021,34(10):110-113.

[4]徐洪光.城市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路径[J].城镇建设,2020,(07):5-5.

[5]陈庆佑.浅析城市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方案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10):0039-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