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苗木栽植及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张春博
承德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引言:
山楂在我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苗木,山楂果实富含黄酮、有机酸及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与食用价值。近些年来,随着山楂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山楂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很多地方都将山楂种植作为了当地的重要产业。但是,传统的山楂种植方式栽培管理非常粗放,土肥水管理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山楂苗木的成活率低以及山楂果实的产量低下和质量参差不齐。由此可见,山楂苗木栽植技术直接影响植株长势,土肥水管理技术直接影响山楂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果农在山楂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山楂苗木的成活率,提升山楂的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一、山楂苗木的栽植技术
山楂苗木的栽植是将山楂苗种植到田间的过程,是一整套系统工作的总和,需要一系列的栽植技术。
第一,山楂苗木的选择。在栽种之前需要选择健壮的山楂树苗,要求树苗的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通常情况下,苗高在80 到120 厘米之间,地径大于 0.8 厘米的山楂树苗比较适合种植。当前比较流行的品种有大金星、大五棱、甜红子等优良品种,果农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当地气候及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山楂树苗的栽植时间。山楂树苗种植的最佳时间有两个比较好的节点。一个是春天的三、四月份,这时候的土壤刚刚解冻,而树苗还没有发芽,这时候比较适合树苗的栽种。在一个是秋天十月和十一月份的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的这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北方寒冷地区以春栽为主,南方温暖地区可以在秋天栽种。
第三,山楂树苗的栽种密度,栽种密度对树苗的生长以及果品的产量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密度过大则树苗的水分、养分和光照都会受到影响,会影响果品的质量和产量;而如果密度过大则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通常情况下,常规栽培的植株密度是 3m×4m ,这样的密度每亩能够种植55 到60 株,既能够便于机械化管理又有比较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矮化植株的种植密度要大一倍,每亩110 株左右,适用于早产丰产栽培。
第四,整地与挖坑。在山楂树苗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土地进行修整。一方面是要将准备好的土地进行深耕,耕地深度通常在40 到60 厘米之间。另一方面是在深耕的过程中适当施入适当的有机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挖坑的的规格要结合植株根系的大小,通常直径在 60 到 80 厘米,深度为50 到 60 厘米。
第五,植株入坑栽种。在植株入坑之前应该进行底肥填充,通常情况下每个坑需要 10 到 20 千克有机肥料与表层土进行混合填入,这样能够避免植株的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同时,在植株入坑之前需要对其根系进行简单修整,修剪过长或损伤的根系,然后用清水浸泡6 到12 小时,蘸生根粉促进发根。在填土的时候需要保持根颈略高于地面,填土完成以后需要踩实土壤,避免“ 吊根” 或“ 埋干” 。最后是浇水覆膜,填土踩实以后应该立即浇透定根水,覆盖地膜或秸秆保墒,这样能够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第六,植株的栽后管理。栽后管理工作包括定干修剪、防风支撑以及补苗除草等工作。在山楂树苗苗高80 厘米处进行定干,这样能够促使侧枝的发育;大风地区种植需要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止苗木的倒伏;对于死苗应该及时补栽,并且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
科学栽植是山楂丰产的基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重苗木的质量、栽植的密度、土壤的改良及栽后的管理,确保苗木的健壮生长。
二、山楂栽植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一)山楂栽植的土壤管理技术
山楂栽植过程中的土壤管理直接关系到植株的成活以及果品的产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土壤选择、土壤改良和生长期土壤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首先,山楂栽植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的 pH 值在 6.0\~7.5 之间最为合适。如遇到黏重土、盐碱地或低洼易涝地段则不适宜种植,如果一定要栽植则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其次,土壤改良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 40 到 60 厘米,并且结合有机肥料进行回填,从而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如果栽种地段属于黏土则需要在土壤中掺入适量河沙或稻壳炭,这样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如果栽植地段土壤沙性比较严重则需要增施有机肥或绿肥,以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如果在坡地种植则需要修建梯田或鱼鳞坑,以防止水土流失。最后是生长期的土壤管理,在此期间需要进行中耕除草、覆盖保墒以及间作施肥等工作。生长期应该进行定期浅耕,深度为10 到15 厘米,有效清除田间杂草。在树盘覆盖秸秆、地膜或园艺布用于保湿抑草,夏季能够降温,冬季能够防冻。山楂幼树期可间作苜蓿、三叶草等豆科植物,翻压后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
(二)山楂栽植的灌溉管理技术
灌溉是山楂苗木栽植不可或缺的工作。一方面,山楂树苗有几个十分重要的需水期,分别在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和封冻前,在这期间应该保持田间的水分充足。需要注意的是山楂也是忌涝植物,田间长期积水容易烂根,需保证田间的排水通畅。另一方面,当前比较常见的灌溉管理方式有三个注意点。一是沟灌或穴灌,这种传统方式适合水源充足地区,需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二是滴灌或者微喷,这种灌溉方式比较节水,尤其适合干旱地区,可结合水肥一体化。三是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在田间挖设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木发芽前需要将水浇透;在花期需要土壤保持 60%~70% 的湿度;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最大,干旱时需要每10 到15 天灌水1 次。
(三)山楂栽植的施肥管理技术
山楂栽植过程中的施肥管理应该遵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尤其注重平衡施肥。基肥的施用主要在秋季采果后至土壤封冻前的9 到11 月期间,以有机肥配合过磷酸钙、硫酸钾,采用挖沟的方式进行施肥,幼树每株5 到10 千克,成年树可以适当增加;追肥的施用方法是,在萌芽前以氮肥为主,花期至幼果期需要喷施 0.3% 硼砂+0.2% 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需要增施磷钾肥,促进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在采收完成以后还需要补充少量氮磷钾肥,以恢复树势。
结束语:
山楂苗木栽植及土肥水管理技术在山楂苗木栽植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影响到山楂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对以后山楂果品的质量和产量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果农在种植山楂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先进的田间土肥水管理技术,保证山楂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任亚丽. 山楂苗木栽培与丰产管理技术措施 [J]. 广东蚕业, 2024, 58(04): 68-70.
[2]南精转. 绛县山楂栽培管理路径探讨 [J]. 山西林业, 2023, (06):44-45.
[3]郝静伟,蓝金宣,黄晓露,等. 大果山楂幼苗生长节律分析 [J]. 广西林业科学, 2022, 51 (06): 828-835. DOI:10.19692/j.issn.1006-1126.20220614.
[4]谢应吉,付晓. 宁夏灵武引黄灌区山楂不同时期移栽试验 [J]. 宁夏农林科技, 2021, 62 (11): 20-21+39 .
[5]孔云霞,范志强. 山楂栽培技术要点 [J]. 乡村科技, 2020, 11 (29):96-97+100.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0.2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