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晓娟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637005

前言: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得到飞速发展与普及,其强调教学工作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不断优化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体验。在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文本内容,根据高中生实际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以此增强高中生阅读学习感受。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学习,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一、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意义

体验式阅读是一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参与和创造的阅读方式,它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以建构为路径,以创造为目标的阅读模式。体验式阅读的概念源于体验学习的理念,因此,体验式阅读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为获得有效的体验式阅读,语文教师应通过体验式阅读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集中学生的主动性,明确教学目标,并在对学科内容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有积极的情感因素。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体验式阅读为核心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以建构为过程,以创造为结果的教学模式。体验式阅读教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差异的环境。情境认知理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信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智能潜能,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1]。

二、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

(一)开展情境教学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情境教学法,在特定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建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切实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学习活动中,切实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深入文本核心展开阅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为此,语文教师应当切实注重阅读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引导,感知文本所描绘的情景内涵,在相应的意境中充分调动自身心理情感,从而与文本内容或文章创作者达成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首先,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和鉴赏,总结出文章的情感倾向和中心思想,即:作者通过对故都北平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都风物的赞美,抒发了自身对故都秋天的眷恋以及向往之情,体现了作者孤独而忧郁的心境;其次,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后,要结合作者当时情感境界和思想时代性,为学生创设故都秋天的情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和图片,便于学生品味文章中夹杂的苦涩与凄冷;最后,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即:这篇文章在当时的特定创作背景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由于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中,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理解,对其语文思维能力锻炼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升语文思维深度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强调开展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其关键之处在于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自主完成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探索,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表达自身阅读感受的任务。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沉浸到体验式阅读环境当中,利用语言引导和心理上的激励,帮助学生获得阅读学习的自信,并根据自身需要和理解深入文本,对文本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感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师的?他的说辞有哪些巧妙之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细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例如,让学生分析烛之武的性格特点、智慧表现以及他在故事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在强化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例如,让学生设想如果烛之武没有成功说服秦师,故事会有怎样的不同走向?或者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与《烛之武退秦师》相似但情节不同的故事。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环境和空间,引导其在讨论和教师的问题中开展辩论,使学生切实理解作者文章创作的意图,更好把握文本内涵所在[2]。

(三)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产生更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多种教学活动组合影响下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学习特点和阅读需求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以此能够契合教育强国要求,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帮助学生精准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在林黛玉进贾府时众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神态、形态、语言的判断来观察人物内心,同时结合作者曹雪芹的经历对作品深入剖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结构,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构建和情节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而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提高阅读的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通过观看电影、听音乐、浏览艺术品等方式,学生可以拓宽阅读视野,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演绎,培养其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总结: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是贯彻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体验式学习能够给予学生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进步与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挖掘文章情感与主题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建构进行多方面研究,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吴莉莉.浅谈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J].中学时代,2024,(20):35-37.

[2]朱海波.新生活教育视域下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4,(19):10-12.

[3]陈腾飞.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