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干部管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探析
程志炜
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474780
一、引言
油田企业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其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管理水平,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与发展潜力,也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干部管理已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为支撑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治理活动。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动态的干部管理体系,成为油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课题。
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系统探讨油田企业干部管理的内在机制、现实问题及其优化路径,避免局限于个案分析,力求为企业提升组织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二、油田企业干部管理的理论框架构建
干部管理不是简单的人事事务堆叠,而是一个涵盖“选拔—培养—使用—监督”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高度把握其内在联系与运行逻辑。
(一)“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
“选育管用”构成了干部管理的基本逻辑闭环,四个环节相互衔接、循环促进,共同推动干部队伍的良性发展。选是起点,重在构建科学、公开、竞争性的选拔机制,突破资历、身份等传统壁垒,突出能力导向与发展潜力,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育是关键,强调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通过理论教育、实践锻炼、项目攻关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实战能力;用是目的,注重人岗匹配与权责对等,合理配置干部资源,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双赢;管是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规范干部行为,引导其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防范权力滥用与行为失范。
四者形成有机整体,推动干部管理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变。
(二)三大支撑理念
为增强干部管理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需树立以下三大理念:
1.战略导向理念
干部管理必须紧密对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围绕增储上产、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核心任务,科学规划干部队伍结构,明确能力标准与选拔重点,确保人才供给能够有效支撑业务发展需求。
2.动态适配理念
干部管理不是静态制度安排,而应随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战略调整以及干部个人成长阶段进行动态优化。建立常态化的人才盘点与反馈机制,增强管理的灵活性与预见性,实现人与岗、人与事的持续匹配。
3.数据驱动理念
在现代管理背景下,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业绩、发展潜力等进行量化分析与预测,提升选拔、评价、培养等环节的科学性与精准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三)激励相容理论的应用
干部管理既要体现组织的严格要求,也要关注干部个体的成长需求。“严管”强调制度约束与纪律刚性,确保干部行为规范;“厚爱”则体现人文关怀与成长支持,增强干部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二者结合符合激励相容原则,即在满足个体合理需求的同时,最大化实现组织目标,从而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
三、油田企业干部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多数油田企业在干部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以下深层次问题,制约着干部队伍效能的提升。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机制建设滞后
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专业配置不合理、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新能源、数字化等新兴业务领域,年轻干部和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机制层面,选拔标准不够清晰、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流动机制不畅、退出机制缺失等问题,限制了干部队伍的持续优化与活力释放。
(二)培养体系不健全,能力提升受限
现有干部培养体系存在“供给导向”倾向,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理论讲授多、实战训练少,导致“学用脱节”。实践平台不足,年轻干部缺乏基层一线和复杂环境的锻炼机会,“从机关到机关”的成长路径难以培养其应对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此外,职业发展通道单一,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为寻求晋升不得不转向管理岗位,造成人才错配与资源浪费。
(三)考核激励僵化,内生动力不足
干部考核普遍存在指标单一、过程形式化、结果应用弱化等问题。激励手段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激励与成长激励不足,容错机制缺失导致干部不敢试错、不愿创新。长期存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严重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四、油田企业干部管理的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系统层面推动干部管理机制的创新与优化,实现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人性化与动态化。
(一)构建科学选拔与动态调配机制
建立以政治素质为底线、以能力业绩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结合常态化调研、竞赛比选、动态盘点等方式,拓宽选人视野,打破资历、身份限制。完善干部交流机制,推动跨部门、跨专业任职,增强队伍的整体活力与适应能力。
(二)完善多维培养与实战锻炼体系
坚持政治引领与专业能力并重,构建“理论培训 + 实践锻炼 +i 项目攻关”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推行“双导师制”、轮岗挂职等机制,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重点项目、面对复杂环境,在实战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考核激励与容错纠错机制
实施“年度考核+任期考核 + 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强化考核结果在薪酬、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应用。构建物质、精神、成长相结合的多维激励体系,设立创新奖、攻坚奖等荣誉载体,激发干部成就感。明确容错界限与程序,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提供制度保障,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组织氛围。
(四)营造支持干部成长的组织生态
良好的组织生态是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企业应积极弘扬石油精神与工匠文化,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事业观。细化容错清单与操作流程,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切实关注干部的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平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其归属感与幸福感。通过文化浸润与生态营造,使干部管理从外在制度约束转化为干部自我驱动、自我实现的内在追求。
五、结论与展望
油田企业干部管理是一项涉及多环节、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需在把握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机制创新与实践优化。通过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强化绩效导向、平衡严管与厚爱,能够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效能。
展望未来,油田企业应进一步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干部管理的精准度与前瞻性;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年轻人才;建立常态化评估与反馈机制,持续完善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油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人才支撑和组织动能。
参考文献
[1]翟东璞.把“红绿灯”规则引入干部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2023.
[2]刘志刚.把握干部“选育管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J].石油组织人事,2023(11).
[3]史东风等.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加快推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J].石油 人事,2022(5).
[4]田多龙, 张准行.选育用管四轮驱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