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作者

张佩娟

明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运用。可以说,人力资源作为当前企业竞争的主要要素,对企业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

1.1 人力资源配置流程不完善

当前,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流程,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往往依赖主观判断。这种主观性较强的配置方式会导致人力资源调配不及时、不精准,进而引发岗位空缺、职责重叠或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尤其在多个项目同时推进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调配流程,企业难以实现对不同项目所需人力的全面统筹和合理分配,严重影响企业整体运行效率与项目执行质量。此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流程各环节衔接不畅,使得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前瞻性规划和闭环管理机制。

1.2 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不完善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不仅是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保持组织活力的关键手段,还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然而,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这些企业的员工除固定工资外,几乎无法获得其他奖励或补贴,导致人力资源激励与配置之间的正向联动失效,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在加班、出差等工作场景下,企业缺乏明确的补贴制度,使得员工的劳动投入与实际回报不匹配,进一步影响员工对临时调岗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

1.3 绩效与激励困境

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指标片面单一、结果应用不足、物质激励乏力、精神激励缺失等。多数企业过度依赖财务指标,如销售额或利润,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非财务指标。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导致员工只关注短期业绩,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结果应用不足使员工误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主义,降低了其参与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不足不仅会对员工积极性产生影响,削弱团队协作效果,而且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措施

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流程

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绩效的高低。要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流程,企业必须从整体视角出发,建立由需求分析、招聘选拔、岗位安排、动态调配、评估与反馈五大核心阶段组成的闭环管理体系。

在岗位需求分析阶段,企业应结合战略目标、组织架构、业务发展和项目计划,科学评估岗位用人需求,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为后续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

在招聘选拔阶段,企业应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招聘体系,避免只注重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而忽视其岗位胜任能力。针对不同岗位的用人需求,企业可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竞聘、人才引进等渠道,选聘优秀人才。

在岗位安排阶段,企业应根据岗位职责和团队需要,建立选聘人员试用期和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对试用人员进行严格考察,促使选聘员工全面了解岗位职责,掌握岗位基本技能,适应工作要求。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考核不合格者,企业应及时解除劳动关系。同时,企业需建立岗位适应支持机制,如设置详细的岗位操作指南与职责清单,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在动态调配阶段,企业应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动态人力资源数据库,实时更新员工的技能、绩效、工作经验等信息,为项目间、部门间高效调配人力资源提供支持。当出现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时,该系统可自动显示可调人选,并给出科学的配置建议,提升人力资源使用的敏捷性与精准性。

在评估与反馈阶段,企业需建立评估和反馈制度,对员工的岗位表现、团队协作、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员工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职务晋升挂钩,实现对员工的激励;通过反馈报告、面谈、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帮助其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并提供改进建议及措施,促进其快速成长。

2.2 构建差异化人才配置结构

首先,全面掌握人才信息。企业要搭建功能完备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借助平台对员工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收集,了解其在工作中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同时,有效利用平台的实时监控功能,做好员工工作状态和岗位匹配情况的掌握,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人才信息,对员工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有效识别,为人才匹配和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设置岗位及选拔人才,使其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借助人才测评手段对员工的性格、能力、兴趣、职业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估,充分了解员工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对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环境以及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结合人才测评结果合理安排员工,实现人岗的精准匹配。

最后,强调人文关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需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同时,实施员工关怀计划,如弹性工作制度、员工福利、团队建设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对员工进行调岗时,需充分尊重其意愿,使其在新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2.3 优化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既包括财务指标,如销售额、利润、成本等,也包括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绩效指标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值和衡量标准,确保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应加强与员工的绩效反馈与沟通,定期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及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肯定员工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下一步绩效目标。通过绩效反馈与沟通,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其配置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针对当前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采取增强人力资源配置意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流程、建立人力资源配置优先级评价机制、建立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等措施。未来,企业需持续推进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化、数字化建设,强化数据支撑、智能调配与员工发展之间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人岗匹配精准度和人力资源使用效能,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丽艳.国有企业改革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键要点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4(07):81-84.

[2]林晓飞.探析企业创业初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21):112-114.

[3]马青青.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合理配置的路径分析[J].管理学家,2024(1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