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路径的研究
柯珊清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本文以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先阐述了在建立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如为学生创新提供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明确教育目标和理念,实现思政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建立多层次课程体系,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而逐步的将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引言:在中学教育中,思政教育是最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但以往传统思政教育主要就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学习,很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创新实践。这种情况,不仅会给思政教育的质量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今后学校和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正确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关注社会需求。
一、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一)为学生创新提供正确价值导向
中学生正处于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创新行为会影响到自身的价值观念。但在建立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活动这方面,不仅能向学生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在思政教育中,对于民族英雄故事和时代楷模故事,教师通过多媒体详细的向学生介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动力;然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对关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在参与期间能亲自体验社会生活多样性,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未来创新中,使学生在今后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并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先进事迹,除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以外,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
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第一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为学生引出技术革新等生动案例,满足学生求职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创新,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善于质疑,提出问题,表达自身的观念;第二思政教育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并将这项教育融入在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并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勇敢表达自身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上审视问题。不仅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是创新活动推动的主要力量。
二、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教育目标和理念,实现思政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
在建立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想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根据当前思政教育开展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育目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思政课中,要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1]。与此同时,将创新元素增加在思政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思政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这样不仅对学生思政教育,还培养创新人才。
(二)建立多层次课程体系,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方面,学校有必要根据当前课程开展的情况,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将思政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实现专业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创新课程的结合。为此,除了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以外,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具体要想实现这点,需要学校高度的重视思政课程和创新课程,并在内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力的开设。
例如,开设“创新思维和方法”课程,并在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给予充分的了解。或者是开设“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身内心的想法。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学会挖掘教材中含有的思政元素,让学生从中获取到更多知识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离不开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主要由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学习,学习过程中不仅会感到较为枯燥,也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今后教师需要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寻找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体可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是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可充分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因为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还能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独自的去解决。具体教师在运用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可向学生布置挑战性强的项目,并向学生划分成小组,要求小组通过沟通交流协作来完成。这样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3]。第二种应用慕课和微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可利用慕课和微课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思政教育和网络资源对接在一起。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并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比如,教师可向学生录制和思政教育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在发布到班级群中,引导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学校可运用网络专门成立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创新人才。
结束语:综上,通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外,还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确保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会娟.以思政教育为引领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四川劳动保障,2024,(05):112-113.
[2]张振久,刘明俊.课程思政在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03):109.
[3]许哲宁,张冰锐.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7):238.
课题: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路径的研究”(0G145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