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初小衔接的优化研究
钟翠龙
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 361000
引言
初中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明显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在开展初小衔接的过程中要从学习内容、练习方法以及评估策略当中下功夫,通过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将课本当中的知识转化为练习实践的方法论,实现初小衔接的目标。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初小衔接的优化原则
1.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厘清几何学习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以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为例,小学阶段在学习线与角的定义、分类、度量与画法等内容之后,在高年级数学需要学生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精准测量与画图,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初中则需要学生能够利用不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与说明,能够借助补角与同位角等不同角的性质进行判定与解决实际问题[1]。在计算几何图形面积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将小学学习的知识点与初中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让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被动接受提升到主动探究,利用探究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发现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相关规律,提升初中必需的数学思维。
2.坚持科学评估原则,提供多样化数学教学资源
科学评估是“教学做合一”理念当中的重要原则,教师可以通过科学评估的结果来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初小衔接教学的过程之中,就是应当将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扩充和优化,将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初中教学的内容进行融合。在进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之中,可以将一些不规则图形的计算公式和一些特殊图形的规律定理进行融合,在科学评估原则的指导之下,找准学生学习当中的薄弱点,制作教具或提供讲解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利用这些多样化的数学资源补短板,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化的学习过程之中,不断的提高对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感知能力提升。
3.坚持实践优先原则,在练习当中提升思维
实践优先的原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初小衔接练习的相关题目进行实践化的操作,教师可以以平面图形引入,带领学生看待图形公式的探究过程,尝试解决一些初小衔接的题目。例如在《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面积》中,就可以先巧妙利用割补法(三角形沿中位线切割拼补成平行四边形)、倍拼法(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知图形),找到不同的图形转化策略,探寻图形变换的共同方法。当学生将这些基础内容掌握之后,便可以引入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割补法(例如飞镖图形可以分割成两个梯形,也可以看成大三角形剪去一个小三角形)、转化法(例如太极图案转化成半圆)、等积变换(同底等高的图形面积相等)等方法的方式掌握不规则面积的计算规律,通过实践优先的方式,让学生内化对基础几何图形面积解法的认知。
二、“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初小衔接的优化策略
1.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教学方法与实践方式的耦合性。在初小衔接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夯实小学已经掌握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方法。在熟练运用这些简易知识之后,利用探究化的题目为学生初步揭晓初中知识学习的面纱。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特殊几何图形的转化规律,让这些不规则的图形面积能够从直接拆解到间接拆解进行转化,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规律以及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规律,丰富自己的结合演绎思维能力。
2.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几何学习场域
数字教学资源中的几何画板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图形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的核心和本质,学生通过绘制图形和标注属性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这些抽象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2]。在进行复杂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当中,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为学生展现出构建复杂几何图形的要素以及相关的数据,在开展图形转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端点移动和线段变化当中蕴藏的数学内在逻辑,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观察和模仿。学生可以将转换的方法利用到日常解决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过程之中,进入到集合学习的场域,达到思维转换的目标。
3.开展团队探究式教学,丰富思维方式方法
“教学做合一”理念同样强调通过数学探究的形式达到对教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内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团队探究式的教学,通过题目引入、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当中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针对正方形与梯形等图形组合后面积计算的题目而言,在团队的过程当中可以用不同的视野和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一部分同学可以运用切割法的方式对不规则图形进行转化,另一部分的同学可以用转换法的形式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整合进正方形或梯形的过程之中。在团队探究上,可以将数学的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演绎和归纳,在提升练习效果的过程中。培育初中数学演绎归纳的思维方式。
结束语
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下,开展数学教学初小的优化策略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从练习之中找到其中数学规律,将自身的思维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进行转化。通过对几何思维基础的搭建,让学生能够尽快的将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转化到初中学习的方式当中,实现数学思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闵英姿.中小衔接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风采童装,2025(3):0121-0123
[2]王淳,林叶.数字教学助力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进展,2025,15(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