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技术在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
王彦博 李敏超 周新山
单位名称:国家管网西北公司山西输油气分公司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前言
电气仪表可实时对工业参数进行监测与反馈,诸如温度、压力和电流这般,自动化控制凭借参数达成流程精准管控,PLC 技术借助其稳定的逻辑处理属性,已成为提升电气仪表控制效率的核心辅助技术。
一、PLC 技术的优势
这种通讯模式跟低压电网基础设置高度契合,且不必额外铺设线路,采用借助现有的线路复用手段实现资源高效运用,通过 PLC 技术还能达成算法的多种叠加,使电气仪表控制设备的数据处理量大幅提高,能很好地适应多样的生产情形,当碰到信号干扰时,它具有可靠的抗干扰能力,与现有的控制装置相比,其整体结构更简洁,现场实施阶段时间成本较低,可快速开启控制作业,进而提升电气仪表的智能控制能力。
二、PLC 技术在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 ) 数据获取
1.数据连接方式
在数据采集这一层面,电气仪表和 PLC 连接有模拟量、数字量两种输入形式,采用模拟量输出的检测仪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大多把 4~20mA 电流或者0~10V 电压作为输出信号。
2.采集数据类型与原理
PLC 能够采集多种电气仪表的数据,拿电压电流数据采集来说,对于电压测量值,电压信号从仪表输出接入 PLC 模拟量采集模块后,模拟量输入模块先对其进行分压、滤波等基础调理,接着用模数转换器(ADC)将电压信号从模拟变成数字;在电流参数方面,模拟量输入模块利用精密电阻把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然后开展后续处理。
3.数据处理方法
在数据收集阶段,为提高数据收集的可靠性,PLC 需开展数据收集后的处理工作,其中滤波是最基本的操作。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策略,将当前测量值和之前的滤波输出按比例系数加权平均,能够有效平滑高频噪声,这是处理数据时利用滤波法去除采集环节噪声的做法,数据转换环节在处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模拟信号采集后要转化为真实物理量数值,当进行 4 至20 毫安范围的信号采集时,假设数字量采集结果是 N,像压力这种被测物理量的测量范围处于 Pmin 至 Pmax,运用公式能够把采集的数字量转换为实际的压力值,Nmin 对应 4mA 信号,Nmax 对应 20mA 信号的数字量。
控制逻辑执行
1.基于逻辑运算实现控制
利用PLC 自带的逻辑运算体系,实现对电气仪表的控制操作,最基础的逻辑运算可以归纳成与、或、非三种情况,对于电气照明装置的控制部分,配置了A 和 B 两个开关,灯具点亮的逻辑是开关 A 和 B 必须同时闭合,通过 PLC 的逻辑运算能够达成这个要求,将开关A、B 的触点信号分别连接到 PLC 的输入模块,在程序当中使用与逻辑指令对这两个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判定,要是运算输出为真值,输出点导通继电器电路进而实现照明,除了基础的逻辑运算,PLC 具备处理组合逻辑运算的本领。
2.常规控制任务执行流程
就控制设备开关而言,在水泵起停调控的这个阶段,利用液位检测装置跟踪水箱水位的变化状况。传感装置收集信号并输入到PLC 对应的接点,要是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输入信号传至 PLC 后进行逻辑运算,通过输出信号操控水泵继电器的开闭,实现水泵自动启动抽水,等水位升至预设上限,传感装置信号产生变动,PLC 模块开展新的计算,产生电信号让水泵停止[1]。
拿空调温度管控举例说明参数控制,温度传感器把采集的室内温度数值传输到PLC。模拟量数据采集模块帮助 PLC 采集温度并和预设参数匹配校验,若当前温度没达到设定标准,调节加热模块使温度上扬;要是当前温度超过预设阈值,PLC 完成逻辑判断后驱动空调制冷装置,调整制冷强度让温度下降。
3.复杂控制逻辑应用机制
在顺序控制这一块,借助顺序功能图(SFC),PLC 可实现复杂的顺序控制效能,就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加工要按先后次序完成各工序、物资运输、加工处理和质量把控等环节,SFC 通过步序划分法对生产流程分段处理,每个步序对应特定动作,PLC依据流程切换条件逐步达成操作目标,步序切换时,能调控相应电气仪表,加工操作时,保证加工设备参数稳定,还利用电气仪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在联锁逻辑控制中,PLC 整合多组电气仪表检测信号进行逻辑控制,保障系统安全运行,以化工工艺操作来说,要建立反应釜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联锁控制体系,防范反应釜潜在危险[2]。
(三) 故障诊断
1.故障信号监测途径
PLC 系统利用硬件监测与软件分析相结合的途径检测电气仪表故障信号,从硬件监测这一块来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 O 模块集成了硬件状态的基础检测功能,可查看输入信号是否超出预设范围,若输入信号高于上限或者低于下限,这类异常通常是传感器故障或者接线方面的问题引起的,数字量输入模块能够检测输入信号电平是否正常,正常工作时输入信号应为高电平,若信号长期处于低电平,可认定是开关损坏或者线路短接所致。
2.故障诊断方法
以电气设备内电流检测为例,讲解运用预设逻辑进行故障检测,若设定当电流瞬间值飙升至额定值的 150% ,要是持续时间超过 10 秒,就认定为过载故障,PLC 会实时跟踪电流参数的采集情况,一旦这个判定规则被触发,就判定出现过载故障,在状态监测支持的故障诊断体系里,PLC 先对电气仪表的正常运行状态构建模型,然后把实时采集的状态参数和预设模型对比,以此判断是否存在故障[3]。
3.诊断结果反馈与处理策略
若 PLC 判断电气仪表出现差错,将运用多种方式上报仪表故障的诊断结果,主要实现路径是采用声光协同作业。当班人员会被报警装置激活的警示信号所警示,PLC可实时记录故障信息,数据既可以在 PLC 自身的存储介质中缓存,又能通过通讯接口传至上位机,系统会准确记录故障的时间点、所属类型以及关联仪表参数,让维修人员能更轻松地排除故障。
结语
PLC 技术在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里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依靠高效采集数据、精准落实逻辑控制以及准确诊断故障情况,实现自动化系统的高效管理与支配,往后需要不断优化技术响应速度及集成能力,以此推动电气仪表智能控制水平逐步升级。
参考文献
[1] 张桐硕.PLC 技术在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仪器仪表用户,2024,31(05):47-49.
[2]伍志刚,贾晓思,沈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仪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4,(07):121-122+128.
[3] 何 添 .PLC 技 术 在 电 气 仪 表 自 动 化 控 制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家 电 维修,2024,(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