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作者

梅崇杰 黄鹤 李盛 岳超伟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和优化,为炼铁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集成传感器、PLC、计算机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高炉各项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与稳定。智能算法和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为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正是推动钢铁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1.1 传感器与检测设备的应用

在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感器与检测设备的应用至关重要。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实时监测高炉内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氧含量、气体成分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高炉炼铁涉及高温、高压环境,传感器必须具备高耐热性和高精度,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感器的种类和性能不断提升,光纤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先进设备逐步应用于高炉监测中。这些传感器不仅能够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还能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帮助控制系统更好地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高炉内部状况的实时远程监控,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1.2PLC 与计算机系统的集成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计算机系统的集成是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PLC 负责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初步处理,通过其强大的逻辑控制能力,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精准控制。计算机系统则负责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结合高级控制算法和模型,对高炉进行全面调控。现代炼铁自动化系统中,PLC 与计算机系统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协同工作体系。通过工业以太网等高速通信网络,PLC和计算机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 PLC 与计算机系统的集成度,应用更多智能化技术,将是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钢铁工业的智能制造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2 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架构设计

炼铁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需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以实现功能模块化与数据高效流转。通常分为现场设备层、控制层与监控层。现场设备层是系统的“感知终端”,需部署各类传感器与执行器,如热电偶传感器监测炉体温度、压力变送器采集炉内压力、电磁流量计计量介质流量,以及电动调节阀、变频器等执行元件,负责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执行控制指令。控制层是系统核心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中PLC 负责高炉上料、热风炉换炉等逻辑控制,DCS 则承担多变量过程控制任务,两者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交互,确保控制指令的实时响应。监控层是系统由监控计算机与服务器组成,通过组态软件构建可视化界面,操作人员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参数、工艺流程动态,并能在权限范围内下发控制指令,同时系统会自动存储生产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2 关键控制功能设计

针对炼铁核心设备的特性,系统需实现多项关键控制功能。高炉本体控制是设计重点,需围绕炉况稳定构建多参数协同控制模型,通过红外测温仪与雷达料位计实时获取炉身温度分布与料面位置,结合煤气成分分析数据,动态调整布料矩阵与送风参数,实现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同时采用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调节炉顶压力与热风温度,确保炉温波动控制在 ±10C 范围内。热风炉控制需实现燃烧与换炉的自动化,系统根据高炉所需热风温度自动调节燃气与空气的配比,通过氧量传感器反馈实时修正。换炉过程中,通过时序控制逻辑精准切换阀门状态,减少热风温度波动。喷煤系统控制则需实现煤粉输送的稳定计量,采用失重式给料机与变频调速技术,结合 PLC 的闭环控制,同时通过压力监测防止煤粉堵塞管道。

2.3 数据通信与安全设计

系统需构建可靠的工业通信网络,采用“光纤环网+无线备份”的架构。控制层与现场设备层之间通过总线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达1.5Mbps,确保传感器数据与控制指令的毫秒级响应;监控层与控制层之间通过千兆工业以太网连接,采用 TCP/IP 协议进行非实时数据交互,满足生产报表生成与历史数据查询需求。为保障通信安全,需在网络节点处部署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恶意攻击导致的系统瘫痪。

针对高炉炉体超温,采用温度联锁控制,当监测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启动喷水降温装置;对于关键电机设备,配置过载、短路保护模块,出现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并发出报警;同时在 PLC 程序中植入“软联锁”逻辑,如热风炉未达到送风温度时禁止向高炉送风,避免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

在炼铁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旨在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首要任务是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需要通过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的改进来实现。在硬件配置方面,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更快速的处理器是关键措施。这样的升级可以显著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确保在极端的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提升硬件性能也有助于支持更复杂的软件算法运行。在软件算法方面,控制算法的优化尤为重要。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和自适应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未来行为的动态建模和预测,能够提前调整控制参数,从而减少响应滞后,提高控制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自适应控制通过分析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生产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和时间变化,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进一步地,集成先进的通信技术,如工业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系统,也是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方向。这些技术提高了系统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支持了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了控制系统的高效协同工作。通过这些持续的优化和技术升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整体性能,还能有效降低能耗和运维成本,为炼铁行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炼铁设备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各项参数,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原材料浪费和能耗,直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增强系统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工业物联网将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全面互联,推动生产线的整体效能。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将为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助力实现高效、智能和绿色的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 岳杰, 侯帅, 王得刚, 等.BIM 技术在炼铁设备设计中的应用[J]. 天津冶金,2021,(02):1-3.

[2]李波.炼铁高炉设备维护检修措施探讨[J].冶金与材料,2020,40(03):172-173.

[3]张莹.浅谈炼铁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及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6):235-236.

[4]张学启.天钢高炉炼铁设备及其自动化[J].天津冶金,2015,(0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