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研究
王洪贺
惠州市知行学校 广东省 邮编:516003
引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教育改革推进,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思维发展需求。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与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教学方法革新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革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核心抓手。传统“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易限制学生思维主动性,需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摒弃直接灌输影响因素的传统方式,通过创设“如何调控食品保鲜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假设,如“温度可能影响反应速率”“催化剂可能改变反应快慢”,再通过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案,逐步推导结论。
2.实验教学优化
2.1 设计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载体,需打破传统验证性实验“按步骤操作”的局限,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不直接告知学生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而是提供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铵等多种盐溶液及pH试纸,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先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值,记录实验数据,再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为何不同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疑问,进而结合电离理论推导盐类水解的原理。
2.2 强化实验操作指导
强化实验操作指导并非单纯规范操作步骤,而是在指导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让学生理解“为何这样操作”,而非仅知道“要这样操作”。例如,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容量瓶、玻璃棒等仪器,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定容时为何要平视刻度线”“摇匀后液面下降为何不能再加蒸馏水”等问题,结合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分析操作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 拓展实验教学功能
拓展实验教学功能需打破“实验仅服务于知识验证”的认知,将实验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结合,让学生体会科学思维的实用价值,同时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中,可设计“家庭铁锅防锈方案探究”实验,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电化学腐蚀原理,自主选择植物油、油漆、镀锌等不同防护方法,在家庭中开展对比实验,定期观察铁锅锈蚀情况,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防护方法的效果及适用场景。此外,还可结合环境治理热点,设计“模拟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实验,让学生利用沉淀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铅离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化学知识,更能培养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3.课程资源整合
3.1 教材资源深度挖掘
高中化学教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础资源,需超越“照本宣科”,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思维素材。例如,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教材呈现了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数据表格,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通过绘制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观察曲线变化规律,自主归纳“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实验是化学科目当中一种极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教师进行化学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重视训练学生严肃认真、科学论证的学习素养。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2 网络资源合理利用
网络资源为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了丰富补充,需合理筛选优质资源,引导学生高效利用。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模拟“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通过调整温度、催化剂种类等参数,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分析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突破传统实验中“难以改变多个变量进行对比”的局限,培养控制变量的科学思维。此外,可推荐学生观看中国大学MOOC中的“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片段、央视《探索・发现》中与化学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材料研发、药物合成等领域的应用。在拓展知识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3.3 跨学科资源融合
跨学科资源融合能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培养科学思维,理解科学的整体性。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中,可融合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如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电能,结合物理学中功与能的计算,定量分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培养跨学科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溶液的酸碱性”教学中,可结合生物学中的“人体体液pH平衡”,让学生分析胃酸过多时为何可用氢氧化铝治疗,理解化学知识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从化学、生物学两个维度思考“pH失衡对人体的影响”,培养系统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要求,针对部分涵盖科学素养的行为和习惯,化学教师应制定对应的规则,并用这些规则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约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结束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优化和课程资源整合等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未来教学中,需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完善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姣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5,(04):49-52+56.
[2] 隋元 伟. 高中 化学 教学 中培 养学 生创 新思 维的 优化 策略 研究 [J]. 高考,2025,(03):124-127.
[3]王金祝.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高考,2025,(03):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