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作者

韩双会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引言

近几年以来,社会经济高速进步,这就使得交通领域的发展速率持续加快。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就需要做好对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事故重重,加剧了高速公路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在多个方面入手,以多措并举的方式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效能,为交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在现阶段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进程中,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联勤联动常态化机制。高速公路关系着交警、路政、气象等多个部门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责明确但是协同不到位。在事故处理、拥堵疏导应对等实际工作开展阶段,暴露出了信息沟通不畅、职责边界不清的情况[1]。各部门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预案单兵作战,不具备统一性的指挥协调和协作流程,这就使得应急资源无法达成最优配置的目标,处置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这样一种缺少常态化联动机制的状态,使得高速公路在面临突发状况时,难以迅速形成合力,影响了整体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和通行效率的保障。

1.2 交通信息发布不及时

纵观实际可知,现阶段高速公路运行进程中,暴露出了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部分路段的可变情报板内容更新过于滞后,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前方路况、施工或恶劣天气变化,这就使得驾驶员决策频频失误,加剧了拥堵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次生事故。信息发布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区分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的出行需求。信息发布渠道十分有限,无法利用手机APP、导航软件等多元媒介,信息触达率低。在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诱导与发布形式下,使得交通流难以得到合理化引导和疏散,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2]。

2、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2.1 强化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所谓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现有监控系统基础上,引进并应用先进的 AI 视觉识别技术,借助高清摄像头捕捉实时画面,通过算法精准识别车辆异常行为,如疲劳驾驶、占用应急车道等,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路面遗撒物、结冰等安全隐患,以及恶劣天气状况。这一系统可以在实际应用的进程中自动发出预警信号,立刻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驾驶员,联动发布诱导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甚至还可以直接通知前方收费站亦或者周边巡逻车辆进行快速处置。这样一种将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预防的方式,大幅缩短了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处理时间,有效减少了因信息滞后导致的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风险,显著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为司机与乘客提供更加可靠的出行保障[3]。

2.2 推行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常态化机制

这一机制注重打破高速公路管理、医疗与消防等多个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局限,创设出具有日常化特点的沟通协调平台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借助定期联席会议、统一应急预案等多种形式,保障各方主体可以在信息获取、现场处置等环节无缝衔接。如若产生交通事故问题、恶劣天气、道路拥堵亦或者设施损坏等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可以结合预案要求立刻响应,联合出动,形成合力。如交警负责疏导交通和现场管制,路政与养护单位快速清除障碍、修复设施,医疗单位负责救治受伤人员。这样一种常态化的联勤联动模式,规避了过去多个部门各自为战、响应迟缓的问题,缩减了事故处置和道路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次生灾害以及拥堵损失,显著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服务效率,为广大群众日常出行营造出一个更安全、更顺畅的环境。

2.3 优化动态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

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过去所应用的静态亦或者滞后信息发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中交通管理的需求,必须向着实时、多渠道的动态信息推送模式转型升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整合高速公路上的各类感知设备,如视频监控、气象站等,在此基础上实时收集路况、天气等信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拥堵态势和发展趋势[4]。在这些实时数据的辅助下,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动态诱导信息,并经由可变信息情报板、高德/百度地图等多元化渠道,向车辆驾驶人员发布前方路况、建议绕行路线等实用信息。需要提高关注的是,信息应具备优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规避产生误导问题。对于特殊天气或者重大事件,需第一时间发布预警和管制信息。在这样一种动态的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下,不但可以合理引导车辆合理分流,减少不必要的跟驰和加减速,缓解拥堵,还可以促使驾驶员预先做好心理和操作准备,有效规避风险,显著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2.4 深化重点车辆与驾驶员的精准管理

重点车辆如危化品运输车、重型货车等,因为其具有一定的载运特性或者体积重量,如若发生事故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实际管理进程中,需要发挥出先进技术手段的作用,对这些车辆展开更加精细化的监控管理。经由车载终端、北斗/GPS 定位系统,实时性追踪车辆所处位置与行驶速度,并接入高速公路管理平台,达成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对驾驶人员资质和行为的管理力度,严格核查驾驶员的从业资格、疲劳驾驶记录等。利用AI 视频监控技术,在车中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如若发现驾驶人员出现疲劳、分心等危险驾驶行为,第一时间报警提示。还应创设出重点车辆和驾驶员的信用档案记录,对违法违规行为展开记录和惩戒,形成有效震慑。在这些精准管理措施的落实下,可以立刻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风险,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

2.5 加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安全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进行日常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应该秉持精细化原则,做到定期检查路面、隧道等主体结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还应该重点关注护栏、防眩设施等安全设施的完善度和有效性,第一时间修复损坏结构,更换老化部件,消除因为设施缺失亦或是损坏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威胁。在安全设施的设计进程中,应更多地引进人性化考量。如优化中央分隔带防眩板的间距以及高度,减少夜间眩光干扰;合理设置避险车道、紧急停车带,并确保其易于识别和快速到达;改善隧道内的照明和通风条件,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和心理压力;设置更清晰、更具引导性的指路标志和警示标志,特别是在复杂路况或事故多发路段。经由这些维护与设计的优化处理,可以大幅提升道路的物理安全水平,还可以为驾驶员创造一个更舒适、更易于判断的行车环境,减少因为基础设施问题引发的事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与稳定运行,就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认识到现阶段安全管理进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升管理效能,将安全落实在人员与各个环节中,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建峰.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安全管理——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养施工与管理》[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5,25(05):2059.

[2]司成磊,郭成,田超.山区高速公路高桥墩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以四川省雅西高速公路工程为例[J].运输经理世界,2025,(11):72-74.

[3]张永杰.数字化转型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ESG 管理创新研究——基于设备更新与安全管理的协同机制[J].销售与管理,2025,(08):21-23.

[4]李帅,江浩,张旭超.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5,(S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