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减质增"到“素养提升”:语文作业设计转型与评价改革
安彦芳
河北省武安市南关小学
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趋势下,语文作业设计的转型迫在眉睫,故提出“量减质增”策略,即通过减少作业数量和提升作业质量,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本研究运用文献回顾与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该策略下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方式,并针对现行评价机制提出改革建议,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全面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也为实现教育改革提供了实际指导。
1、教育改革背景与作业设计的新要求
1.1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养人才[1]。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2]。教育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语文作业设计的转型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语文作业不再只是简单的填空、选择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也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业设计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促进其全面素养的提升[4]。
1.2 语文作业负担与学生素养发展的矛盾
语文作业负担与学生素养发展的矛盾,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以数量为导向,要求学生完成大量习题和填空题,导致学生课后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与此这种形式化的作业设计也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要解决这一矛盾,教育者需要将作业设计的重心逐渐向素养提升方向转变。新的作业设计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过程。这种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够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仅仅简单地减少作业量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提高作业质量,真正实现素养的提升。
2、作业设计与评价机制的创新策略
2.1 量减质增策略的具体实施
在量减质增策略的具体实施中,需要对传统的作业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减少填空和简单选择题类型的作业,引入开放性问题、探究性任务以及小组合作作业,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为了增强作业的质量,可以引入实践性任务,例如写作、演讲、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语文素养。作业要求应更加个性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与动力。作业还应注意跨学科的整合,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养。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提升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2 评价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评价改革方案的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包括语文表达能力、文学素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而非仅仅关注成绩和答案的正确性。评价方式需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以更好地观察学生在各种场景下的表现和能力。要注重个性化评价,考虑到学生的特长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评价标准和方法,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馩给学生和家长,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状态和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
评价改革的实施对教育将产生深远影响[5]。新的评价体系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育。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个性化评价将促进每个学生发挥潜力,减少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推动教育朝着更加人性化、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反馈机制的建立更能加强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转型及评价机制的改革,指出通过实施“量减质增”策略,有效地优化了作业负担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表明,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能作为作业设计的核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批判性思维。然而,作业设计和评价改革仍面临诸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统一等挑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推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燕王跃平.减“量”提“质” 增“思”增“智”[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2,(04):4-5.
[2]吴云.“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量与增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07):0106-0108.
[3]黄燕清.“双减”作业巧设计 科学提质育素养——“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3,(19):10-12.
[4]沈鹃.“双减”背景下指向语文素养的作业设计及评价[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2,(05):14-15.
[5]佟玉欣,井迪,李景凤.落实“双减”“双增”——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11):002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