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对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激励和促进发展研究
李常秀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思源学校 662500
引言
初中英语是语言能力奠基的关键阶段,人教版教材依托“自我介绍”“家庭生活”“节日习俗”等贴近学生的话题,设计听力理解、对话练习、写作创作等任务,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约 25%的学生因基础薄弱、畏惧评价沦为“后进生”:他们在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购物话题讨论中沉默,在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长篇阅读中放弃,在语法测试后因仅获分数而不知如何改进。传统评价以“期末考、单元测”为核心,忽视后进生的微小进步与个体差异,加剧其“学不会”的负面认知。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将评价融入教学全程,为破解后进生困境提供新思路,故本研究结合人教版教材展开实践探究。
一、初中英语后进生困境与传统评价的局限
(一)后进生的具体学习困境
结合人教版教材教学,后进生困境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任务适配难”,人教版教材部分任务对能力要求较高,如八年级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听力需捕捉“步骤排序”信息,后进生因听力速度慢、词汇量不足无法完成;二是“反馈缺失”,完成教材写作任务(如 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游记写作)后,仅收到“分数+等级”,不知“语法错误如何改”“内容如何丰富”;三是“自信匮乏”,长期低分数让后进生在 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菜单设计小组活动中,因怕写错单词而拒绝动手。
(二)传统评价的突出局限
传统评价进一步放大困境:其一,评价维度单一,仅关注“单词默写、语法填空”,忽略人教版教材强调的“语言运用”,如后进生能完整说一句 Unit 5 对话却因未考口语而被忽视;其二,评价时机滞后,Unit 4 “Don’t eat in class!”情态动词教学中,后进生初期混淆“can’t/mustn’t”,传统评价要到单元结束才反馈,错过纠错关键期;其三,评价主体单一,仅教师主导,后进生无法通过自评、互评认识自身优势。
二、发展性评价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即时评价:实时捕捉进步,精准激励
在人教版教材课堂中,教师需针对后进生表现即时反馈,用“具体肯定+改进建议”替代笼统评判。如七年级上册 Unit 5 对话教学中,后进生 A 原本仅用“YES/NO”回应,当他尝试说出“Do you havea basketball?”时,教师立即全班反馈: aA 同学今天突破了简单回答,能主动用目标句型互动,这是很大的进步!”并记录“主动使用 Do 型问句,互动意识提升”。又如八年级上册 Unit 8 听力课,后进生 B 虽漏听 1 个步骤,但正确排序 3 个,教师课后单独说:“你这次专注度明显提高,下次试试边听边圈‘first/then’,我们一起练。”即时评价让后进生感受到“被关注”,逐步愿意参与。
(二)成长档案袋评价:可视化进步,积累自信
档案袋收集后进生在人教版教材学习中的“成果痕迹”,让进步可感可知。如八年级下册 Unit 3写作课,档案袋纳入: ① 后进生初稿(含“Can you help me clean?”等情态动词误用); ② 教师建议单(“用 Could you…更礼貌,符合话题语境”); ③ 二稿(修改痕迹); ④ 最终展示稿(贴班级“进步墙”)。此外,还可收集 Unit 6 “I’m watching TV”家庭场景配音录音(从“发音模糊”到“语气自然”)、Unit 10 菜单设计(从“仅写单词”到“标注价格” ) 。期末整理时,后进生C 翻看档案袋说:“原来我现在能写完整菜单了,以前连单词都写不全。”
(三)多元主体评价:全员参与,拓展认知
引入“自评+互评+师评”,让后进生从“被评价者”变“参与者”。如九年级上册 Unit 2 “I think thatmooncakes are delicious!”节日演讲任务中,设计三维评价表:自评维度“是否用教材句型‘I think…’”,互评维度“是否结合‘eat mooncakes’举例”,教师评价“能结合中秋习俗演讲,下次可加互动提问”。后进生 D 在互评中发现,自己虽不流畅但句型准确,同伴虽流畅却漏了习俗,意识到“自己也有优势”,逐渐愿意表达。
三、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实施效果
以本校初二 2 个班为对象(实验班 28λ ,10 名后进生;对照班 28 人,9 名后进生),实验班用发展性评价,一学期后:课堂参与率实验班后进生从 1.1 次/周升至 3.2 次/周,对照班仅 1.2 次/周;及格率实验班从 41%升至 65% ,对照班 40% 升至 44% ;80%实验班后进生愿主动完成教材任务,对照班仅 30% 。典型案例:后进生 E 七年级英语常低于 60 分,通过档案袋记录配音作品,在即时评价与互评中,敢参与 Unit 4 对话表演,期末考 71 分,反思写道:“原来我也能说好英语,下次想当小组组长。”
(二)实践反思
实施中需注意:一是评价标准分层,如人教版写作任务,对后进生要求“写 3 个完整句”,中等生“5 句+连接词”,避免标准统一导致受挫;二是评价频率适度,课堂即时评价自然融入,档案袋每周整理 1 次,不影响教学节奏。
结束语
发展性评价以人教版教材任务为载体,通过即时评价、档案袋、多元评价,让初中英语后进生在“被看见、被肯定”中重拾自信,突破学习困境。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分层评价标准,让评价更贴合个体差异,真正实现“以评促学”,助力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中稳步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芳. 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后进生转化中的应用研究[J]. 英语教师, 2023, 23(12): 156-159.
[2] 胡朝军.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与发展性评价的融合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 2024, (3): 78-81.
[3] 张昊.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后进生发展性评价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3, 46(8):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