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税融合的会计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究
吴聚龙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安徽亳州 236831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业财税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业务、财务和税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业财税融合背景下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业财融合的需求
业财融合是指业务和财务的紧密结合,通过财务规划和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战略理解能力:会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方向,从财务角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业务理解能力:会计人员需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了解业务的关键节点和决策需求,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支持。
数据分析能力: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1]。
(二)财税融合的需求
财税融合是指财务和税务的紧密结合,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和财务管理,降低企业的税负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财税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税务筹划能力:会计人员需要熟悉税法法规,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的税负。
风险管理能力:会计人员需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通过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
沟通协调能力: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税法变化,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
二、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陈旧,缺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课程。同时,一些学校的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技能。
(三)师资力量不足
中职学校的会计学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学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师缺乏更新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实践教学不足
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足。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软件。同时,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三、基于业财税融合的会计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明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应涵盖学生的
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同时,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优化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涵盖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学校应增加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课程,如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加强会计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中职学校应强化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同时,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推进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中职学校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2]。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应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实践经验[3]。
四、结论
在业财税融合日益紧密的今天,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我们认识到,只有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本文提出的基于业财税融合的会计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对策,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教融合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品德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群华,彭亦芬.关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24):140-142.
[2]张荣艳,江少波.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152-153.
[3]陈洁.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金融经济,2010,(1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