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 Kaiser 模型的干预方案在麻醉复苏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何丽燕 史秋莲 左艳琴 黄素娟 马泽金 梁翠仪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省 526000

骨科大关节手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类型, 主要指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的手术。由于老年群体普遍存在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 骨折,导致此类群体骨科手术开展率升高[1]。调查发现[2],骨科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 风险,且术后谵妄、躁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 难度较大,而采取何种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 泛关注。常规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tic ca 发挥显著的干预效果[4]。基于Kaiser 模型制定相关干预方案, 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指导临床尽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干预, 为患者提 于 Kaiser 模型的干预方案对老年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 年12 月-2024 年9 月我院PACU 的100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 例。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均为骨科大关节择期手术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2)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merican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6] ;(3)年龄60-75 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5)既往无骨科手术史。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疾病;(2)处于急性感染期;(3)精神病患者;(4)伴有严重脏器损伤;(5)拒绝配合研究。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x s)

1.3 方法

两组术中麻醉方案相同,均由资深麻醉医生按照标准化流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进入PACU 后,每隔5min 监测1 次血压、心率、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注意观察患者意识与神志恢复情况,做好口腔护理,定时检查口腔与呼吸道内有无异物,及时予以清除,避免阻塞气道;在患者意识清醒前,将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病床两侧常规放置护栏,适当约束患者四肢,避免因麻醉苏醒期躁动而影响伤口愈合或发生坠床。

研究组实施基于Kaiser 模型的护理干预:(1)组建专项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 名麻醉医生、1 名护士长、4 名PACU 护士。确定每位组员的工作职责,各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2)护理培训:组织各组员参与 Kaiser 模型、老年全麻手术麻醉苏醒期管理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对各组员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强化教育,确保其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保证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3)设计护理方案:带领组员进行循证,借助互联网平台检索老年全麻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常见并发症,并结合既往工作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展开小组讨论,基于 Kaiser 模型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根据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确定老年全麻手术麻醉苏醒期危险度排名靠前的几种并发症,包括躁动、恶心呕吐、苏醒延迟、寒战等,然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4)执行护理方案:①躁动: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PACU 后,需定时评估其躁动程度,使用带软垫的约束带约束患者四肢,若患者存在明显躁动表现,可采用四肢约束法分散受力点,避免约束带损伤患者皮肤;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拔管指征,及时予以气管拔管,减少持续气管插管对机体造成的刺激;在麻醉医生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联合使用药物镇痛与物理镇痛方法,尽可能改善镇痛效果,减少由疼痛所引起的躁动表现。②恶心呕吐:护理人员除了常规调整患者体位、清除呼吸道异物外,可将柠檬片置于患者鼻下,借助柠檬的酸味来抑制恶心症状;还可对患者腹部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必要时可使用托烷司琼缓解恶心呕吐。③苏醒延迟: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苏醒指征,若发现其存在苏醒延迟风险或表现时,需立即寻找此类问题发生原因,并予以对症处理,例如通过适当增加给氧量,保证大脑供氧充足;合理应用纳洛酮、氟马西尼等拮抗剂拮抗麻醉药物。④寒战: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体温管理,将PACU 温度控制在24\~26℃,为患者加盖保温毯,提前加热患者需要静脉输注的药物。

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出PACU。

1.4 观察指标

(1)苏醒时间:借助 Steward 评分评价,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度、肢体运动能力等 3 个项目,均按0-2 分计分,总分≥4 分表示麻醉苏醒[7]。麻醉苏醒时间取患者进入PACU 至Steward 评分达4 分的时间段。

(2)躁动评分:于患者入PACU 即刻、Steward 达4 分时、出PACU 时,分别借助Riker 镇静躁动评分评价,总分1-7 分,1 分表示不能唤醒,2 分表示非常镇静,3 分表示镇静,4 分表示安静合作,5 分表示躁动,6 分表示非常躁动,7 分表示危险躁动[8]。

(3)舒适度评分:于患者术前 3h 及术后 3h,分别使用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价,共28 个条目,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等4 个方面,各条目1\~4 分,总分 28\~112 分,评分越高,舒适度越高[9]。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各组术后3h 内躁动、恶心呕吐、苏醒延迟、寒战等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苏醒时间对比

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时间对比(x s,min)

2.2 两组不同时间躁动程度对比

入 PACU 即刻,两组 Riker 镇静躁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Steward 达 4 分时及出 PACU 时,研究组Riker 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躁动程度对比(x s,分)

2.3 两组舒适度评分对比

术前3h,两组GCQ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h,研究组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4 两组舒适度评分对比( x  s ,分)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PACU 主要负责对麻醉术后患者的监测与护理,确保患者在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意识恢复清醒后,方可将其送回病房。对于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而言,受到其特殊的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影响,在麻醉苏醒期间,往往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预防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Kaiser 模型是一种灾害脆弱性 估。既往有学者[10]将 Kaiser 模型应用于发热门诊、 用有助于改善干预效果。但其在老年患者 PAC 结果显示: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 Kaiser 模型的 Kaiser 模型的支持下,护理人员能够 重度进行量化,指导临床及时发现 预的效果,成功预防多种不良事件 除气管、多模式镇痛等方法,减少 究组术后 3h 的 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 预可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于 发现躁动、恶心呕吐、苏醒延迟、寒战等 系列干预措施,例如:通过尽早掌握拔 过调整体位、加强呼吸道管理、使用柠 延迟风险,适当增加给氧量、拮抗麻醉药 者体温丢失,抑制寒战发生。当此类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古 度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间采用基于 Kaiser 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其苏醒时间,抑制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能够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1]齐曼曼,李妍,张天鸽,等.老年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策略:艾司氯胺酮联合髂筋膜间隙-蛛网膜下腔阻滞[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3,43(6):728-731.

[2]张嘉,杨保仲,管晓东.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措施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1):62-65.

[3]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23,09(6):321-332.

[4]《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多学科管理指南》工作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颈椎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医学分会,等.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多学科管理指南[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3,16(11):961-980.

[5]葛莉娜,叶慧慧,刘小楠,等.基于Kaiser模型的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分娩室灾害脆弱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8):1368-1374.

[6]李渊,朱伟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中使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的价值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1715-1718.

[7]曹雁,陈雪,刘胡青,等.Aldrete 评分、Steward 评分、OAA/S 评分在日间胸腔镜手术全麻术后苏醒的应用价 值对比[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9):944-949.

[8]吴莉莉,吴震,张颖,等.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24,46(18):2862-2865.

[9]余倩,汪晓攀,周芳.曲线型仰卧体位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158-162.

[10]代丽珺,刘汉林,谢晓秀,等.基于柏拉图理论的风险控制管理在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0(4):533-536.

*2023 年度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编号:2023040315022

作者简介:何丽燕,出生年月日:1984 年9 月30 日,性别:女,籍贯:广东,工作单位:,科室:手术麻醉中心,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工作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