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南通社区消费提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

陈继杨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226400

一、关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社区消费相关理论

(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概念界定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 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其内涵强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各类商业、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生活服务体系。

从构成要素来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涵盖了商业设施,如便利店、超市、菜市场、餐饮店等,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和餐饮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保障居民的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以及交通设施,如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交通站点等,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到达圈内的各类场所。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便捷性,居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生活服务;综合性,融合多种业态和服务功能;社区性,紧密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以及可持续性,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长期发展,保障生活圈的稳定运营。

(二)社区消费概念界定

社区消费是指社区居民在居住区域内或周边进行的各类消费活动,其范围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餐饮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社区消费具有贴近居民生活、消费频率高、消费需求个性化等特点。

贴近居民生活体现在消费场所与居民居住空间距离较近,方便居民随时进行消费;消费频率高是因为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持续存在,居民需要频繁购买和使用;消费需求个性化则是由于不同社区居民的年龄、收入、家庭结构等存在差异,导致消费偏好和需求各不相同,这也要求社区消费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理论基础

1.区位理论:该理论强调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合理的区位选择和布局能够有效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效率。例如,将商业设施布局在居民居住密集区,能够缩短居民的消费距离,吸引更多消费者。

2.消费经济学理论: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等内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旨在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分析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和服务内容。例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的需求增加,生活圈可以相应增加高端商品销售和养老、健康、文化等服务供给,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3.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理论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要遵循城市规划的原则,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整合生活圈内的各类资源,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提升生活圈的整体品质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消费提质。

二、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现状分析

(一)政策支持与规划布局

南通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生活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市政府2022 年发布了《南通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目标到2025 年,南通市将建成100 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在规划布局方面,南通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了差异化规划。在老城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商业基础和公共服务资源,对生活圈进行优化升级,重点解决商业设施老化、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在新开发区域,按照高标准、前瞻性的原则进行规划,提前布局各类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新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

(二)基础设施与商业业态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南通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方面,不断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同时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增加公交站点覆盖,方便居民出行。例如,在一些社区周边,新建了多条非机动车道,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和文化体育设施。

2.商业业态建设:目前,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的商业业态丰富多样。便利店、生鲜超市等基础商业业态广泛分布,满足了居民日常的生活物资采购需求。餐饮业态也较为发达,涵盖了各类中式快餐、特色小吃和品牌餐饮门店。然而,部分生活圈也存在商业业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一些区域的便利店和餐饮店数量过多,竞争激烈,而高端商业业态和新兴业态相对不足,业态之间的互补性有待提高。

(三)社区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

通过对南通多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居民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部分居民表示对生活圈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了解不足,缺乏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在参与意愿方面,虽然大部分居民希望生活圈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但实际参与到生活圈建设讨论、监督等环节的居民较少。

在满意度方面,居民对生活圈的基础设施和部分商业业态表示认可。例如,对社区内的公共交通便利性、菜市场的商品丰富度和价格等方面较为满意。然而,也存在一些不满意的地方。部分居民反映生活圈内的商业业态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高端商品和特色服务供给不足;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有限,养老服务站点的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等。此外,一些居民对生活圈的环境卫生和停车秩序等问题也存在不满。

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南通社区消费提质的影响分析

(一)消费环境优化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显著改善了南通社区消费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硬件环境方面,通过对商业设施的升级改造,如对老旧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现代化的购物商场和商业街,提升了购物场所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新的购物场所配备了先进的消防设施、通风系统和照明设备,营造了良好的购物氛围。

在软件环境方面,随着生活圈建设的推进,商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服务培训、评选优质商家等活动,促使商家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消费服务流程。例如,一些超市推出了送货上门、自助结算等服务,方便了居民购物;餐饮店注重菜品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升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良好的消费环境吸引了更多居民进行消费,促进了社区消费提质。

(二)消费便利性提升

生活圈建设有效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时间和空间成本,极大地提升了消费便利性。步行15 分钟左右的服务半径,使得居民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各类消费场所,减少了路途奔波时间。

(三)消费结构升级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南通社区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生活圈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服务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占比逐渐提升。例如,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内的养老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服务,吸引了更多老年人消费;各类文化活动中心和健身场所的建设,满足了居民对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的需求,促进了居民在这些领域的消费支出。

(四)消费模式创新

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催生了多种新的消费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商家开展了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业务。例如,一些服装店推出线上选购、线下试穿的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 浏览商品款式和价格,然后到实体店试穿购买;生鲜超市也开展了线上订单、线下自提或配送的服务,方便居民购物。

四、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社区消费提质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南通不同区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和社区消费提质存在明显差异。老城区由于商业基础较好,生活圈建设相对成熟,消费业态丰富,居民消费选择较多,但也面临着设施老化、空间有限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的难度较大。而一些新开发区域和偏远地区,生活圈建设相对滞后,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和政策倾斜等方面。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用于生活圈建设和商业发展;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消费市场需求大,更有利于商业业态的集聚和发展;政策倾斜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区域生活圈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如果政策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会导致其他区域发展缓慢,加剧区域间的差距。

(二)商业业态布局不合理

部分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商业业态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一些区域的便利店、餐饮店数量过多,且经营模式和商品种类相似,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商家盈利能力下降。同时,高端业态不足,缺乏能够满足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品牌专卖店、精品超市等商业业态。

(三)智慧化水平较低

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智慧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生活圈网络覆盖不足,影响了智能设备和线上服务的应用。大数据应用不足,商家和管理部门难以准确了解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行为习惯,无法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服务优化。线上服务功能单一,多数商家的线上平台仅提供商品展示和销售功能,缺乏个性化推荐、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智慧化水平较低限制了新消费模式的发展,降低了消费体验和效率。

(四)居民参与和支持不足

居民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一方面,宣传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居民对生活圈建设的政策、规划和进展了解较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居民需求未充分满足也是导致参与度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圈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建设成果与居民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居民对生活圈建设的认同感不强,参与和支持的意愿较低。

五、推动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社区消费提质的对策(一)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规划布局,加强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活圈建设规划机制,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人口密度、消费需求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于老城区,重点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商业业态,提升生活圈品质;对于新开发区域和偏远地区,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优先布局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二)优化商业业态布局,提升消费品质

针对商业业态存在的问题,调整和优化业态结构。鼓励发展特色商业,支持商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商业品牌,吸引消费者。加大对高端商业和新兴业态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如引入品牌专卖店、精品超市、跨境电商体验店等,满足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

(三)推进智慧化建设,创新消费模式

加大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化建设的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平台,通过对居民消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居民消费偏好和行为习惯,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丰富线上服务功能,鼓励商家开发多样化的线上平台,增加个性化推荐、售后服务、会员管理等功能,提升线上消费体验。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度

加强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公告、媒体报道、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生活圈建设的政策、规划和进展情况,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在生活圈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环节,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组织居民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活动,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将居民的合理建议纳入生活圈建设方案。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生活圈的监督和管理,对表现优秀的居民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南通社区消费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便利性、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创新消费模式等方面对南通社区消费提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商业业态布局不合理、智慧化水平较低和居民参与支持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社区消费提质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商业业态布局、推进智慧化建设和加强宣传引导等对策建议。未来,随着这些对策建议的逐步实施,南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效,进一步促进社区消费提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一 刻 钟 便 民 生 活 圈 建 设 取 得 阶 段 性 成 效 [N]. 中 国 食 品报,2025-04-10(001).DOI:10.28137/n.cnki.ncspb.2025.000953.

[2] 陈 心 如 . 一 刻 钟 便 民 生 活 圈 让 幸 福 近 在 咫 尺 [N]. 济 南 日报,2025-02-11(001).DOI:10.28453/n.cnki.njnrb.2025.000552.

[3] 轩 辕 杨 子 . 陕 西 已 建 成 一 刻 钟 便 民 生 活 圈 138 个 [N]. 西 安 日报,2024-10-13(002).DOI:10.28843/n.cnki.nxarb.2024.002569.

[4]杨光.多元融合背景下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档升级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4,32(04):66-70.

[5]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J].九江市人民政府公报,2024,(04):50-53.

[6]本刊编辑部.聚焦一刻钟社区居民的“幸福圈”[J].服务外包,2024,(06):76-77.

[7] 黄婷, 朱天怡, 姜倩, 等. 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亮点及问题策略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24,(07):38-45.DOI:10.16653/j.cnki.32-1034/f.2024.007.006.

[8]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22,(06):31-34.

[9]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