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探究
谭松林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城南街道大岭仔小学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时期,良好的英语教学能为学生日后的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仍以统一的授课内容、方法及“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为主,导致学优生因“吃不饱”失去继续探索动力,后进生由于“吃不了”失去继续学习兴趣。分层教学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新课标理念,获得广泛关注和应用[1]。特别是茂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分层教学因此成为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破局之策。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个体差异显著,传统教学难以兼顾
茂名农村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差异,英语学习起点和发展速度也各不相同。少数学生入学前就已接触过简单的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而大部分学生则从零开始,对英语完全陌生。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按照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难以兼顾学优生和后进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导致“吃不饱”和“吃不了”并存,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分层教学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英语游戏、歌曲、短剧等,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三)契合新课标理念,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思想,强调通过差异化教学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同步提升。传统教学方式“一刀切”的做法难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分层教学通过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与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契合新课标理念。同时,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动态分组,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家庭支持度等因素。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后,再将学生分为 A(优秀)、B(中等)、C(基础薄弱)三组。A 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热情高,成绩优秀。B 组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态度较为端正,且有一定提升空间。C 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成绩落后。每学期根据学习进步情况重新分组,动态调整,避免学习水平固定化和标签化。
(二)阶梯设计,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为不同层次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分层情况,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 3 个层次[3],如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拓展目标。C 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点掌握核心词汇与简单句型,如能认读“What's your name?”并回答。B 组学生在基础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能运用句型进行情景对话,如“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a book.”A 组学生注重创新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完成创造性任务,如改编课文对话,或撰写英语小故事。
(三)教学创新,方法分层与评价
结合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等情况,教师应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加以灵活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实物与肢体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以农具图片教授“farm”相关词汇时,C 组学生跟读,B 组学生练习造句,A 组学生讨论如何实现“My Ideal Farm”。该教学方法注重创新与分层,成效显著。教师结合教学条件,借助实物与肢体语言创设情境,以农具图片开展 “farm” 词汇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差异化任务:C组跟读夯实基础,B 组造句强化应用,A 组讨论拓展思维,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既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使各层次学生均能在课堂中收获提升,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四)减负与激励并重,作业和评价分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根据学生能力和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类型的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高作业有效性。C 组学生抄写和跟读单词、句子,如“apple, banana”;B 组学生仿写句型和进行对话练习,如“Do you like apples? Yes, I do.”;A 组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和完成项目化任务,如调查同学喜爱的水果并制作英文图表。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反馈和指导。C 组以“Great effort!”鼓励参与,B 组用“Try to speak more!”提示进步方向,A 组通过“Can you think deeper?”激发创新。
三、分层教学实施效果
(一)释放学生潜能,提升英语成绩
实施分层教学后,后进生信心增强,学优生潜能得到释放。例如某班级 C 组学生课堂参与率从不足 50% 提升至 80% ,A 组学生英语竞赛获奖人数从 2 人增至 6 人,B 组学生向 A 组流动率达 30% ,班级英语平均分较实施前提高 15 分。
(二)优化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实施差异化任务,减少课堂无效等待时间,教师可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辅导,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教研水平得到提升,教案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三)促进家校合作,改善教育生态
分层作业减轻了家长辅导压力,尤其是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实现“双减”目标。通过“优生带动”与教师重点帮扶,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分层教学模式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一刀切”的局限,精准对接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它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英语成绩,优化了课堂生态,还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家校协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应持续完善分层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动态发展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精准性与实效性,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持久动力,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尧尧.小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R 市S 小学为例[D].江苏:扬州大学,2023:1,8-10.
[2]仝春阳.小学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实施路径[J].河南教育,2024(19):71
[3]马薇然,金海威.基于恢复性理念的小学英语协同分层教学实践模式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5):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