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城市更新中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方案研究

作者

胡淼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原有市政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需根据发展规划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积极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架构,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道路工程作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项目,基于现场实际情况拟定配套改造方案,一方面,能够提高方案可行性,保证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交通环境的舒适性,为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1 工程概述

本次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范围为建港路至九龙山大道(均不含交叉口),路线总长度为 2939.420m ,工程设计速度为 50km/h 。其中建港路-南湾路段改造工程为双向六车道,宽度为 42.0m ,中线和原工程中线基本一致。改造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由以往 8.0m 缩减到 4.0m ,两侧机动车道宽度为 11.0m ,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度为 3.0m ,最外侧人行道宽度为 5.0m 。南湾路-九龙山大道段改造工程为双向六车道,宽度为 42.0m ,受两侧控制因素限制,中线偏离原工程中线,在红线范围内进行布设,改造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为 5.0m ,两侧机动车道宽度为 11.0m ,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度为3.5m ,最外侧人行道宽度为 4.0m 。下面对建设方案内容进行详述。

2 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方案分析

2.1 路基改造设计

路基改造施工内容如下:第一,原有道路工程路基已经基本稳定,荷载可以满足交通运营需求,除拓宽、新建路段,多数路段路基不需进行处理。该工程中新建路段、过渡段、拼宽段等路基段,开挖到原有路面以下123.6cm ,按要求完成整平、碾压等工作后,分层回填宕渣,单层回填厚度不超过 60cm ,碾压后路基回填模量不低于 40MPa 。第二,改造工程中的桥梁台后路基,每一侧底部处理长度均超过 3.0m ,通过填筑的方式来补强基础,防止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保证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石渣、碎石进行分层填筑,利用小型振动设备夯实填筑层,待压实度超过 95% 以后进入下一层填筑施工。第三,对新旧路基进行施工时,利用台阶式衔接法进行处理。沿旧路基边坡开挖台阶,台阶开挖坡度为 4% ,开挖宽度不低于100cm 。随后分层填筑拼接面,压实后提高新旧路基衔接的紧密性。

2.2 路面改造设计

2.2.1 铣刨面层重铺

工程中部分路面的水稳基层较为松散,并且已经出现损坏,强度已经接近标准的临界值。对此,在改造工程中,会对该区段路面的上下面层进行铣刨,随后再对面层进行重新铺筑,该方案设计要点如下:第一,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为 SBS 改性沥青材料,其中添加了抗剥落剂,提升上面层稳定性;下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为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其中添加了抗车辙剂,提升基础层荷载强度。第二,下面层摊铺厚度为 8cm,上面层摊铺厚度为 4cm。第三,对压实度、弯沉值等参数进行检验,达标后才可以开放交通。

2.2.2 翻挖新建设计

根据调研报告可知,道路左幅 范围内的雨水管道,已经出现损坏、错口、锈蚀等病害,为防止雨水侵蚀路基,需对该路段进行翻挖新建。同时天妃路与南湾路交叉口路面处较为严重破损,也需要对该路面进行翻挖新建。设计方案中的要点如下:第一,依次开挖路面上下面层、基层,开挖深度为基层下 60cm ,基于设计规范整平基层。逐级回填宕渣,回填厚度为 60cm。第二,回填层基础上摊铺 15cm 的级配碎石,待压实度达标后,在上层铺筑 36cm 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后再铺筑沥青混合料。

2.2.3 铣刨面层重铺加注浆

该路段水稳基层较为松散,且路面已经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强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对此,为解决该路段病害问题,提升道路承载性,会使用地聚物注浆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基础强度。设计方案中,确定路基下 60cm 和基层为加固范围,利用地聚物注浆法进行处理,为上部重构提供稳定支撑。利用钻机钻取注浆孔,路基注浆孔深度为路面下 120cm ,而基层注浆孔深度为路面下 60cm ,以满足路面加固需求。该工程使用 LY-II50型地聚物注浆材料作为施工材料,完成注浆设备调试后,将其放入管道内进行注浆[1]。基层加固期间的注浆压力为 0.5MPa~1.5MPa ,路基加固期间的注浆压力为 0.5MPa~2.0MPa ,在注浆压力超过最大允许值时,需暂停注浆,恢复注浆后若压力值仍超过最大允许值,那么此时完成该注浆孔注浆,可转移到下一注浆孔进行注浆,直到完成所有钻孔注浆。按要求完成养护后,对钻孔进行封孔施工,随后按要求进行面层摊铺与碾压作业,得到承载性达标的路面工程。

2.3 拼宽路面设计

建港路-南湾路段改造工程的中央分隔带宽度由以往的 8.0m 缩减成 4.0m ,两侧余留的 2.0m 路宽补充到机动车道。拼宽路面设计要点如下:第一,利用小型机械对该路段路面进行开挖,直到开挖至结构层设计标高。该部分需补强拼宽路面基础强度,于是在设计方案中在路床位置回填 60cm 宕渣,利用机械进行振压,待其压实度达到 95% 以上后才可以进行基层施工[2]。第二,基层使用水稳碎石进行铺筑,厚度为 32cm ,基层上铺筑和2.2.1 参数一致的沥青混合料,按要求完成碾压、质检等工作,新旧路面和地基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保证路面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2.4 附属工程设计

改造工程施工期间,也会涉及附属工程改造,附属工程设计要点如下:第一,对南湾路以西大中修段平侧石进行更换,新材料使用花岗岩进行制作。第二,新建路段需进行无障碍设计,人行道上需布置宽度为 30cm 到 60cm 的盲道,盲道需使用触感块材进行铺装,颜色明显区别于人行道其他铺装;人行道交叉口、公交站点也设置无障碍通道,便于残障人士通行。所有无障碍通道布置均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保证无障碍通道的顺利使用[3]。第三,已有管线需进行维修或加固,并且重新设计公交站台、树池位置,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例如,在改造工程公交站台设计方案中,在全线重新规划和布置了 10 处公交站点,其中直接式公交站点数量为 8 处,港湾式公交站点数量为 2 处,可满足沿线居民常规出行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更新活动中,道路改造工程属于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该工程方案设计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工程方案落地成效,干扰城市更新进度。在制定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时,需要对城市战略规划、现有道路工程基本情况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拟定可靠的道路改造工程建设方案。同时也需要在工程设计方案中,明确额各环节质量监督、校核要求,提升设计方案约束性,使设计方案能够顺利落地,提高道路改造工程和城市发展的契合度,促进城市发展活动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龚业成.城市更新中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25,(04):51-53.

[2]陶晓聪.城市更新背景下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难点与对策[C].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2025:824-826.

[3]王磊,刘继浩,付鑫.城市更新中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25,(02):68-70.

作者简介:胡淼(198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