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炭吸附的工业废水重金属去除机制及优化研究
于长鹏
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院
一、引言
生物炭是在缺氧或限氧条件下,作为生物质通过热解碳化作用而生成的富碳固体物质。生物炭吸附法具备成本低、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泛等显著优势,实际应用中其吸附性能仍有提升空间。深入研究吸附机制并探索优化策略,对提高生物炭吸附效率、推动其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很大。
二、生物炭吸附工业废水重金属的机制
(一)物理吸附机制
生物炭的气孔结构复杂,覆盖大、中、微孔。大孔充当重金属离子传输的通道,使离子能快速抵达生物炭内部;而中孔和微孔提供的比表面积巨大。形成众多吸附位点 。研究显示,生物炭的表面积越大。物理吸附能力越强。如通过高温热解秸秆制取的生物炭等。比表面积可达 300-500mg/gΩ 。表现出对重金属离子很好的物理吸附作用。
物理吸附主要依靠重金属离子之间的表面的范德华力进行吸附。当重金属离子靠近生物炭表面时,范德华力促使离子吸附于孔隙或外表面。此吸附作用较弱、具有可逆性,过程快速且无需活化能,但选择性差,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取决于离子大小、形状与生物炭孔隙的匹配程度。
(二)化学吸附机制
生物炭表面富含羧基(-COOH)、羟基(-OH)、酚羟基、羰基( C= O)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实现化学吸附。例如,羧基可以离子离子。羟基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污泥生物炭因表面羧基含量高,对铅离子的化学吸附能力较强,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铅。
生物炭表面带有电荷,在不同 pH 条件下,电荷性质和电荷量会发生变化。当生物炭表面电荷与重金属离子电荷相反时,产生静电吸引促进吸附。同时,生物炭表面的可交换离子(如 H+ 、 K∗ 、 Na+ 等)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实现重金属去除。酸性条件下,生物炭表面 H⁺与重金属离子交换,可提高吸附量。
(三)其他吸附机制
在特定条件下,生物炭表面成分或吸附过程中的反应产物,可与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沉淀反应。生物炭中含有的钙、镁等金属氧化物,它能与重金属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部分生物炭具有还原性,可将高价态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降低毒性并促进吸附固定。生物炭中的碳质成分能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三价铬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结合的可能性较大。实现对铬的有效去除。
三、生物炭吸附工业废水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炭自身性质
不同生物质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重金属吸附性能。用木类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发达的孔隙结构。物理吸附能力强;草本类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含量高,化学吸附能力突出。
(二)废水性质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随之水涨船高。但吸附效率可能降低。生物炭表面吸附位点在离子浓度过高时迅速饱和,吸附趋于稳定。处理含镉废水时,镉离子浓度从 50mg/ L 增至 200mg/L ,生物炭对镉的吸附量增加,而吸附效率从 90% 降至70% 左右。
(三)吸附条件
吸附时间与温度是影响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制与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密切相关。
从吸附时间维度来看,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吸附初始阶段,生物炭表面丰富的活性位点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快速结合,此阶段吸附速率主要受传质作用控制,重金属离子迅速在生物炭表面富集,吸附量随时间呈近似线性增长。
温度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则取决于吸附机制的类型。在物理吸附过程中,其本质是基于生物炭表面与重金属离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该过程为放热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低于生物炭热稳定温度),适当升温能够提供更多的活化分子,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吸附的进行,使吸附量增加。
四、生物炭吸附工业废水重金属的优化策略
(一)生物炭制备工艺优化
对生物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可改善生物炭性质,提升重金属吸附性能。通过粉碎、浸泡、干燥等处理,能增加原料比表面积,促进热解时孔隙结构形成;酸碱预处理可调节原料化学组成,增加表面官能团含量。玉米秸秆粉碎后经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预处理,得到的生物炭较表面积和表面羧基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镉离子吸附能力提高约 30% 。
优化工艺参数,如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热解时间等。可制备性能更优的生物炭。除选择合适热解温度平衡物理与化学吸附性能外,控制升温速率和热解时间也很关键。较低升温速率利于孔隙均匀发育,较长热解时间可使生物质充分炭化,但过长会增加成本。采用分段升温,先以
升温至 400∘C 保温 1 小时,再以 10∘C/min 升温至 700∘C 保温 2 小时,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大,官能团含量也比较丰富。对多种重金属吸附性能显著提升。
(二)生物炭改性处理
物理改性通过改变生物炭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提升吸附性能,常用方法有高温水蒸气活化、二氧化碳活化等。这些方法可进一步扩大孔隙、增加比表面积,提高物理吸附能力。高温水蒸气活化稻壳生物炭后,其比表面积从 200m/g 增加到超过 500m/g⨀ 。对铅离子吸附量提高约 40% 。
化学改性通过在生物炭表面引入特定化学基团或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和重金属离子加强化学反应。常见的有酸碱改性,金属氧化物负荷改性等方法。酸碱改性可调节表面官能团含量和电荷性质;金属氧化物负载改性利用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与重金属离子反应,提高吸附选择性和容量。硝酸处理生物炭后,表面羧基含量大幅增加,对铜离子吸附能力显著提高;生物炭表面负载铁氧化物后,对砷离子吸附效果明显改善,由于铁氧化物和砷离子的作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三)吸附条件优化
依据不同生物炭和重金属离子特性,调节废水 pH 值至合适范围,可显著提高吸附效果。实际应用中,通过添加盐酸、氢氧化钠等酸碱调节剂控制 pH 值。木质生物炭处理含镉废水时,pH 值调节至 6 - 7,吸附量达最大;草本生物炭处理含铅废水, pH 值在 7 - 8 时吸附效果最佳。
将生物炭吸附与其他重金属去除方法联合,可发挥协同优势,提高去除效率。生物炭吸附与化学沉淀法联合,先通过化学沉淀降低重金属离子浓度,再利用生物炭吸附剩余离子,可使重金属去除率超 99% ;它与膜分离法相结合,对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及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的去除。提升出水水质。
五、结语
本研究明确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多种机制及原料种类、热解温度、废水性质、吸附条件等影响因素,并从制备工艺、改性处理、吸附条件调控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可有效提升生物炭吸附性能。然而,生物炭吸附技术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仍面临生物炭规模化生产、再生利用及与其他工艺协同优化等挑战。
参考文献:
[1]寇鹏斌.落叶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J].山东化工,2024,53(15):28-31.
[2][1]文浩.生物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