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主题写话教学的创新路径
徐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高庄小学 221134
引言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转折阶段江苏部编版教材中“ 观察事物” “ 校园生活” “ 童话创编” 等主题写话任务需要学生从“ 看图仿编” 转向“ 自主创作” 。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因生活积累不足、表达逻辑不清出现内容重复、情感失真等问题项目式学习以具象任务为载体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素材、梳理思路为主题写话教学突破瓶颈提供方向。
一、项目式学习与三年级语文主题写话教学的适配性
(一)契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性
三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 动手实践” 类学习活动兴趣更浓厚项目式学习把抽象的“ 写话要求” 变为可操作的实践任务如围绕“ 植物观察”设计“ 班级绿植成长记录” 项目学生需定期观察、记录植物变化再将观察内容整理成文字契合“ 先体验后表达” 的认知逻辑有效降低写话畏难情绪激发表达意愿[1]。
(二)契合江苏部编版教材的写话目标
江苏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明确主题写话要实现“ 留心观察、积累词句、表达真情” 的目标项目式学习围绕教材主题设计探究任务如针对“ 家乡习俗” 写话主题推进“ 家乡节日文化探寻” 项目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收集习俗资料、绘制节日场景自然积累写作素材形成“ 观察—积累—表达”的闭环与教材目标高度契合助力目标落地。
二、依托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写话教学创新路径
(一)重塑教学目标:聚焦“ 能力 + 素养” 双层面
以项目成果为导向把教材写话目标拆分为具体可测的子目标以三年级上册“ 观察一种事物写清楚特点” 为例项目目标设定为1. 可运用“ 看、闻、摸” 等多种感官观察校园植物(如桂花)记录3-4 个核心特点2. 可运用教材中“ 金黄金黄” “ 香喷喷” 等积累的词语尝试用比喻句描述事物3. 可整理观察记录完成 150 字左右的片段实现语句通顺、情感真实既明确表达要求又融入观察方法与修辞运用兼顾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2]。
(二)规划项目任务:立足教材与生活实际
联系江苏地域特色与学生生活围绕教材主题设计“ 低门槛、高参与”的项目任务针对“ 观察日记” 主题规划“ 班级植物养护员” 项目学生分组认领多肉、绿萝等教室绿植每周固定 2 次观察用表格记录“ 叶片颜色、生长高度、浇水后变化” 拍摄生长照片并搭配简短文字 4 周后汇总记录整理成 3 篇观察日记形成“ 植物成长手册” ;针对“ 童话创编” 主题规划“ 森林小剧场” 项目学生先研读教材中《去年的树》分析角色与情节逻辑再分组确定“ 小动物互助” 等主题设计角色、编写 100 字梗概最终扩展为完整童话并配插图在班级内分享展示。
(三)改进过程指导:搭建分层支撑框架
依据学生表达能力差异给出“ 素材收集—思路梳理—语言组织” 的分层指导支架素材收集阶段为生活体验不足的学生提供“ 观察记录表” 如“ 校园一角” 写话中表格标注“ 观察地点、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内心感受” 等维度引导有序积累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 素材拓展卡” 鼓励记录“ 特别发现” 如“ 花坛里的月季早上花瓣合拢中午张开” [3];思路梳理阶段借助思维导图帮学生梳理结构如“ 家乡美食” 写话中以“ 鸭血粉丝汤” 为中心分支梳理“ 外观、味道、食用感受” 明确表达顺序对逻辑薄弱的学生提供“ 衔接句式卡” 如“ 首先⋯⋯接着⋯⋯最后⋯⋯” 辅助组织语言;语言组织阶段构建“ 教材词句银行” 收录教材中“ 秋高气爽” “ 五彩缤纷”等词语及经典句式供学生参考鼓励能力较强的学生仿写创新如将“ 树叶像蝴蝶” 改为“ 银杏叶像小扇子驱散了夏天的炎热” 。
(四)健全评价体系:搭建多元评价机制
突破“ 教师单一评价” 模式构建“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多元评价体系兼顾过程与成果过程评价中制作“ 项目参与记录表” 记录学生观察次数、小组发言次数、素材贡献量如“ 植物养护” 项目中完成 80% 以上观察记录能获得“ 认真观察星” 激励主动参与;成果评价中制定“ 三维标准” 内容维度关注是否写清特点、有具体事例语言维度关注词句运用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情感维度关注是否表达真实感受评价时先让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再小组讨论互评最后教师结合教材要求点评如“ 你的观察日记写出了绿萝浇水前后的变化若增添‘ 叶片摸起来变湿润’ 的感受会更生动” 。
三、教学实践反思
在江苏某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实践中项目式学习有效优化主题写话教学效果学生写话内容从“ 笼统描述” (如“ 花很好看” )变为“ 细节刻画”(如“ 玫瑰花的花瓣边缘有小锯齿摸起来有点扎手” ) 85% 以上学生可达到教材“ 语句通顺、情感真实” 的要求。实践中也发现问题部分小组出现分工不均需细化角色职责项目设计与江苏地域文化结合不足后续可结合“ 苏州园林” “ 南京鸭血粉丝汤” 等地域元素设计任务让写话内容更具地方特色[4]。
结语
把项目式学习融入江苏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主题写话教学借助目标重构、任务设计、过程指导与评价优化可有效解决学生“ 不会写、不想写”的问题未来教学中要持续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让项目任务更贴近语文学习本质切实实现“ 以项目促表达以表达育素养” 。
参考文献
[1] 王梦凡, 陈善为.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 2024(8):121-123.
[2] 刘琰. 开展项目式学习,为优化小学语文“ 苏式课堂” 助力——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家乡的风俗” 习作教学为例[J]. 求知导刊,2022(17):89-91.
[3] 朱欢欢.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介绍一种事物” 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12):69-72.
[4] 吴丽霞. 基于关联知识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索——以义务教育 教 科 书 二 年 级 下 册 第 六 单 元 为 例 [J]. 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2023,24(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