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李文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0070

香山革命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和西柏坡纪念馆在红色革命文化和“ 进京赶考” 精神方面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三个纪念馆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历史中关于“ 进京赶考” 精神的重要记忆链条,为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 进京赶考” 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京津冀红色文化协同发展的时代意义

(一) 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 双轮驱动” 战略,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二) 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区域软实力

京津冀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各具特色,协同发展能够将这些特色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个充满红色文化氛围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流入。同时,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也有助于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强化育人功能,培育正确价值观念

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平台。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来说,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生动的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同时,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京津冀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通过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让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

二、京津冀革命纪念馆关联性分析

(一) 三馆“ 进京赶考” 精神的历史脉络

香山革命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和西柏坡纪念馆在红色革命文化和“ 进京赶考” 精神方面有着紧密的关联性。首先,西柏坡是“ 进京赶考” 的出发地。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使命感。西柏坡纪念馆完整地展现了这段历史,为“ 进京赶考” 精神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香山革命纪念馆则记录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香山后的重要历史。这一时期是“ 进京赶考” 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在这里继续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筹备召开新政协,为建立新中国不懈奋斗。它与西柏坡纪念馆在历史脉络上紧密相连,共同诠释了“ 进京赶考” 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伟大实践。平津战役纪念馆虽主要聚焦平津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平津战役的胜利为“ 进京赶考” 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平津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华北地区的解放成果,为党中央顺利进驻北京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 进京赶考” 过程中的卓越领导能力和顽强战斗精神。

(二) 三馆红色文化内涵的协同性发展

京津冀三馆协同发展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在合作推广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三地革命纪念馆可开展线上展览、虚拟讲解等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使观众无论哈哈哈哈身处何地都能领略三地的革命历史魅力。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传播,举办线上知识竞赛、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加强三地革命纪念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至关重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共同开展对革命历史的深入研究,分享研究成果,提升学术水平。文物保护上,交流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珍贵的革命文物。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人员交流、培训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些合作,提升三地革命纪念馆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京津冀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路径

(一) 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京津冀三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能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首先,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至关重要。对三地的革命遗址、纪念馆、文物和史料进行全面普查,将这些信息数字化录入数据库,方便管理和查询。这样不仅能为学者研究提供便利,也能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特色。例如,通过数据库可以快速查询到西柏坡纪念馆的某件珍贵文物的详细信息,以及其与香山革命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相关文物的联系。联合编制红色文化资源目录则能进一步明确资源的价值和类型,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同时,共享文物和史料可以丰富各馆的展览内容,促进学术交流。比如举办联合展览时,可以从不同地区调集相关文物,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对于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三地可以共同开展主题讲

座,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红色历史和文化。通过组织研学旅行,让学生们实地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馆,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例如,对“ 进京赶考” 精神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丰富其内涵。培养红色文化人才是长远之计。建立红色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一批既懂红色文化又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路线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是推动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以“ 进京赶考之路” 为例,串联西柏坡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形成一条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旅游线路。这样的线路设计既能满足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追求,又能促进三地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在旅游宣传与推广方面,三地应共同发力。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资料,展示各景点的特色和魅力,举办旅游推介会吸引旅行社和游客的关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营销,如发布红色旅游短视频、开展互动活动等,扩大红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