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思考

作者

谢日古丽•亚森

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中心小学 844400

引言

在“双减”背景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创新路径,既是落实政策要求的必然举措,也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对推动小学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从知识堆砌转向实

(一)聚焦核心知识,精简冗余内容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常追求“多而全”,涵盖大量零散知识点,导致学生记忆负担重,且难以形成系统的语言能力。“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需聚焦核心知识,围绕课标要求的词汇、语法、句型,剔除冗余的拓展内容,让教学重点更突出。

(二)融入生活场景,增强实用性

以往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学了不会用”,语言应用能力薄弱。“双减”要求下,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应主动融入生活场景,从学生日常饮食、出行、社交、学习等生活场景中选取素材,设计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会用英语表达生活中的事物、交流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三)渗透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涵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对文化元素的渗透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需适度渗透文化元素,结合所学语言知识,介绍英语国家的节日习俗、礼仪规范、生活方式等文化常识。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丰富教学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英语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二、革新教学模式:从单向灌输走向互动高效

(一)采用情境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多以“教师讲、学生读”的单向灌输模式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应积极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模拟对话、角色扮演、故事演绎等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在情境中,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流,感受语言的运用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协作能力

以往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多处于个体学习状态,缺乏互动交流机会,不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双减”要求下,小学英语教学需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设计合作任务,如小组对话练习、主题讨论、项目展示等。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应借助信息技术,如利用英语学习 APP、多媒体课件、在线听力资源等,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音、掌握语法,同时利用线上互动工具开展实时练习、反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后补习需求。

三、改进作业设计:从机械重复转向精简高效

(一)控制作业总量,减轻作业负担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存在总量过多、耗时过长的问题,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改进作业设计首先需控制作业总量,根据学生年级、学习能力,合理设定每天英语作业的完成时间,避免过量作业。通过精简作业数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休息、参与课外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同时确保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提升作业质量。

(二)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个性需求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多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导致基础薄弱学生难以完成、学有余力学生“吃不饱”。“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注重分层,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将作业分为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三个层次。基础型作业聚焦知识巩固,提升型作业侧重能力训练,拓展型作业注重思维拓展,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增强学习信心,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趣味性

以往小学英语作业多以抄写、背诵、做题等机械重复形式为主,学生完成积极性低,作业效果不佳。“双减”要求下,小学英语作业需创新形式,设计更具趣味性的作业,如口语录音作业、英语手抄报制作、家庭英语小剧场、英语歌曲学唱等。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减少对作业的抵触情绪,同时在完成过程中锻炼语言综合能力,实现作业“减量提质”的目标。

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核心是在“减量”的基础上实现“提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改进作业设计,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这一过程不仅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让小学英语教学回归教育本质。

参考文献

[1]周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5,(20):67-69.

[2]王丽娜.“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校园英语,2024,(46):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