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王开展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文献中学 3511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评价环节,其命题方向直接引领教学实践。本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 2020-2025年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 152 套中考语文试卷进行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旨在揭示命题中核心素养的渗透逻辑,提出科学可行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二、近五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的大数据分析(一)命题结构:素养导向的稳定框架与内容占比
近五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呈现出基本稳定的结构,即“基础运用+阅读+写作”,确保了知识考查的全面性与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在内容占比上,传统文化类试题平均占比约 25% ,现实情境类试题平均占比超 60% ,跨学科类试题平均占比约 15% ,较 2020 年增长 8% ,反映出对综合素养的考查需求逐步提升。
(二)情境化命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范式转型
情境化是近五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核心趋势,情境化试题在试卷中的占比从2020 年的 45% 升至 2025年的 72% 。根据情境类型,可分为三类:
•生活实践类情境:聚焦真实生活场景,考查语言应用能力。如北京卷基础运用题围绕“城市漫步手册”设计任务。
•文化传承类情境: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文化认同。如福建卷古诗文阅读选取《论语》与《朱子家训》进行对比阅读。
•社会热点类情境:关联社会议题,引导现实思考。如北京卷现代文阅读引入“气候变化教育”主题文本。
(三)跨学科整合: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的突破跨学科命题是中考语文考查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主要通过三种整合方式实现:
•文本类型整合:融合多形式文本,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如安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供三类文本,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与建议能力。
•能力维度整合:关联多维度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如重庆卷读写结合题,整合信息提取、鉴赏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知识融合: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拓展语文应用边界。如江苏卷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原因。
(四)传统文化:从“记忆背诵”到“创新表达”的升级
传统文化考查已突破单一模式,转向“理解内涵+创新应用”的深度考查。理解与创新类试题占比从 30% 升至 65% ,具体表现为三类题型:
•经典重构类:挖掘经典内涵,实现古今对话。如北京卷古诗文阅读题要求学生撰写现代中学生交友准则短文。
•价值辨析类:探讨文化价值,引导现实应用。如湖南卷议论文写作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谈《岳阳楼记》的当代意义。
•审美创造类:赏析文化美学,提升审美能力。如浙江卷对联赏析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对联的审美价值。
(五)开放性评价:从“标准答案”到“多元表达”的鼓励
开放性试题是考查学生思维创新性与表达个性化的关键载体,近五年占比从 15% 升至 35‰ 。主要包括两类:
•观点阐述类:允许个性化解读,考查思辨能力。如河南卷名著阅读题要求学生结合原著情节谈看法。
•个性化写作类:提供自由表达空间,展现个性素养。如北京卷作文题“一堂科学课”,不限制文体与结构。
三、基于命题趋势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一)情境化任务驱动:在真实实践中提升语言与思维能力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教师需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情境化任务。以名著《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可设计沉浸式情境任务:
•我是水浒说书人:让学生选取经典情节,改编为说书脚本,在课堂上展示。
此类任务既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同时发展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二)跨学科整合教学: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深度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跨学科资源,设计融合性教学活动。以《水浒传》阅读教学为例,可设计“课本剧创作与表演”跨学科任务:
•语文维度: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撰写剧本台词•音乐维度:选取或创作符合情节氛围的背景音乐。
•美术维度:设计简单的道具与背景画面。
•戏剧维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排练与表演
该任务融合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在“阅读—创作—表演”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升审美创造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根植本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针对中考传统文化命题“创新表达”的趋势,教师需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设计“理解—传承—创新”的教学活动。以八年级下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为例,莆仙地区教师可围绕“妈祖信俗”设计教学:
•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收集妈祖的故事传说、诗词歌赋等。
文化分享会:组织“妈祖文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探讨妈祖精神的当代•创新表达任务:如撰写“妈祖文化进校园”倡议书、设计主题文创产品、创作现代诗歌。
通过“收集—探讨—创新”的过程,学生既深入理解本(四)技术赋能精准评价:基于大数据落实发展性评价
大数据与 AI 技术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精准评价提供支持。教师可利用技术工具,实现“精准诊断—个性化指导—动态提升”的评价闭环。
•大数据精准诊断:通过教学平台收集学生的作业、测试数据,分析高频错误类型,设计微专题训练。
• AI 工具辅助反馈:利用智能评阅系统对学生的作文、阅读答案进行实时反馈,提供具体改进建议。
•动态分层教学:根据大数据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升组、拓展组,设计差异化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核心素养。
四、结语
大数据分析表明,2020-2025 年中考语文命题已形成“素养导向、情境载体、跨学科融合、文化创新”的鲜明特征。语文教师需主动顺应命题趋势,构建“基础+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聚焦新课标,赋能新中考,提升新素养——从命题趋势到复习策略 [J].微信公众号,2025-05-12.
[2] 吴鸿丽.“四步”实践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J]. 中国民族教育,2022 (02):45-47
课题:本文是 2024 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基于素养立意的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4-34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开展,男,汉族,福建莆田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