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王琳琳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乐寿镇东街小学 062250
深度学习属于一种以素养培育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它的本质特性在于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自主创建意义,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要达成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目前小学英语教育普遍出现知识碎片化,实践应用脱离的问题,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需求。跨学科整合成为破解此困局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冲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深入探究英语作为文化媒介的独特价值,通过多方面的知识整合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也准确地回应了当下课堂教学深度不够的实际状况。
一、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深层意义
(一)实现认知维度的立体化跃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深入研读单元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元、难度递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合运用单元语言知识,开阔语言学习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记忆模式,而是转而朝着问题解决情景里主动使用语言工具的方向转变,由此激发起深层次的学习动力[1]。知识在跨学科领域形成新的联结点,学生在比较不同文化语境时体会到英语表达的特点,促使认知结构朝着复杂网络化方向演变。
(二)重塑核心素养的培养生态
学科整合给核心素养培养给予很大支撑作用,它冲破了传统分科教学导致的能力碎片化固有的局限状况,在现实复杂难题面前,跨领域的综合思维变得很必要。学生依靠地理数据做双语信息图片,用英语戏剧来表现环境危机状况,给出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法 [2]。在此期间,语言能力不仅成了把信息拼在一起的媒介,而且变成思考能力成长的关键工具,评判性思维包含辨别各个学科信息并重新构造这些信息的过程,文化意识也转化为关心并深度参与世界事务的问题。
二、融合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主题统整的知识场域
创建以宏观主题为引导的知识整合架构,这是推进跨学科深度交融的关键根基,教师应当把具有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核心议题当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价值导向。英语教学可以重点分析节日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音乐课程借助民歌旋律分析加深认识,美术教育着重于装饰纹样设计训练,社会科学补充节日变迁的历史背景。各个学科围绕同一个主题概念展开全方位探究,进而促使知识体系得到系统化构建。在具体操作时,要全面考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保证创设的情境与认知需求高度契合,让英语语言交流变成思维互动的天然渠道。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Unit 3 This is my Father》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家庭角色设定和亲情联系展开探究,这个主题既符合时代需求又有深厚文化含义,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剖析课文内容并探究家庭叫法以及关系结构,就可以深切感受到“father”“mother”等词汇蕴含的情感意义及其文化象征价值,在音乐教室中依靠解析传统家规童谣的旋律特征和节奏规则去体会语言表达时的情感韵律美。美术教室让同学们画画家族树状图谱,借助视觉符号直接体现出家庭关系的组织框架,并且用图案形式形象显示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在社会学科上采取历史性眼光来对比观察各个文化语境里的亲属制度发展路线与变化进程。教师要重视主题的真实性与开放性,引领学生在知识交叉点展开批判性思考,通过家庭主题的融入,让英语教学渗透到人文教育体系当中,这有益于深层次的意义建构,给语言实践赋予更宽广的舞台,促使学生发展起跨文化理解与迁移的能力。
(二)实施动态化复合型评价
英语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实践性的学科,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构教学理念,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融入课程讲解。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评判重点从语言正确性转向学科思维的融合程度,着重考察学生用科学原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以及依靠美术形式解读文化符号的表现。通过过程过程性档案袋搜集数学思维导图,科学实验记录等双语证据材料,全方位表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而且规划包含跨学科创新意识的学生自评工具,促使他们剖析数学建模怎样改善英语写作的逻辑结构,探究艺术创作怎样加深文本的情感表达。这样的评价机制既能推动深层次认识发展,又能形成多元化的综合能力框架。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Unit4 Do you like candy?》教学实践当中,课堂评估视角慢慢由语言技能评价转向跨学科整合模式,学生凭借健康科学理论探究自身饮食喜好,深入剖析表达方式同营养知识的联系性,仔细考察糖果消费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及逻辑依据。教师用心规划跨学科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用美学原理解读食品视觉符号的设计规律,着重培育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过程性档案袋融合诸多学科的证据材料,双语日志记载食物选择的社会文化背景,数学图表显示班级零食营养成分的分布状况,这样就形成起核心素养发展的完整路径。这促使学生思考美术设计怎样改善英语调研报告的结构,艺术元素能不能加强文本的情感表现效果。这样的反思过程推动了认知深度的发展,创建起系统化的综合素质提升框架。
结语
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借助语言媒介形成复合认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创新,以主题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以任务驱动促进深层思维发展,以多元评价促成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设计给学生提供多维视角看世界,这种实践凸显了英语学科在育人体系中的纽带作用,也催生了创新意识。后续研究要优化各学科要素协同机制,研发更适配的操作工具,让跨学科学习走向系统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高红梅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与实践 [J]. 江西教育 ,2025,(23):79-80.
[2] 季燚 . 引入跨学科教学让小学英语课堂“丰富多彩”[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