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戏剧教学法的几点注意

作者

袁西亮

广东省东源县崇文学校 517500

一、契合教学目标,明确戏剧运用目的

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戏剧教学法,首先要确保其与教学目标紧密契合。每堂音乐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掌握特定的音乐知识(音符、节奏等)、提升音乐技能(演唱、欣赏能力等),培养音乐情感与审美。例如在教授二年级音乐《小红帽》一课时,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以及对音乐故事的理解能力为目标。通过戏剧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在剧情表演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变化,如小红帽欢快出行时的轻快节奏,遇到大灰狼时节奏的紧张变化。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表现力和对音乐故事的理解,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在运用戏剧教学法时,不能单纯为了戏剧表演而表演,而要时刻审视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如果只是追求课堂的热闹,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戏剧教学法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可以通过戏剧场景的设置,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表演一段戏剧而脱离知识教学。明确戏剧运用目的,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契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开展教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具有独特的身心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戏剧教学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比如花朝戏是河源市紫金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将其引入音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简单有趣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教唱简单的花朝戏片段,配合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不要求他们掌握复杂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而是注重激发他们对花朝戏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花朝戏的魅力。

教师在设计戏剧教学活动时,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戏剧内容和表演形式。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情节有趣的音乐故事进行戏剧化改编,如《小兔子乖乖》《三只小猪》等。在表演形式上,以简单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为主,避免过于复杂的表演要求,让学生能够轻松参与。同时,要注意控制教学时间和节奏,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学习而感到疲劳和厌烦。例如在一次音乐课堂戏剧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音乐短剧表演,每个小组表演时间控制在 5 - 8 分钟,中间穿插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参与状态。

三、契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戏剧元素

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的戏剧元素。在选择戏剧元素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如在教授二年级音乐教材中关于四季主题的歌曲时,教师根据歌曲的意境和情感,选择了相应的戏剧元素。在教唱《春天在哪里》时,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春天里的各种角色,如小鸟、花朵、小草等,通过模仿这些角色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在教唱《秋天多么美》时,让学生扮演丰收的农民、南飞的大雁等,感受秋天的丰收和季节变化。

对于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可以设计充满活力的戏剧情节和动作;对于抒情的歌曲,则可以通过细腻的表演来展现歌曲的情感。在选择戏剧元素时,还要考虑到与音乐知识的融合。比如在教授音符时值时,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出场顺序和停留时间来表示音符的长短,让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避免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过于复杂的戏剧元素,以免分散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力。

四、精心设计戏剧活动,保障课堂有序进行

戏剧活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秩序。在设计戏剧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提前规划好活动的流程、角色分配、场地布置等。如在开展音乐戏剧活动时,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音乐内容选择相应的角色,如在表演《动物狂欢节》时,有的小组分别扮演大象、猴子、兔子等动物。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简单的道具,如动物头饰等,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在活动过程中,要明确活动规则和要求,确保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准备和排练,避免匆忙上阵导致混乱。在进行音乐戏剧表演前,教师可以给学生 10- 15 分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熟悉角色、讨论表演细节。在活动进行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障课堂有序进行。如果出现学生争执角色、表演超时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调解和提醒。

五、注重引导与启发,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戏剧教学法中,教师的引导与启发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表演,而是要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教师会问学生:“如果你是小红帽,在遇到大灰狼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会赶紧跑回家,有的说会想办法骗过大灰狼等。教师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角色和剧情,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音乐戏剧作品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拓宽他们的思路。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要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例如教师可以说:“你在表演小红帽的活泼可爱方面表现得非常好,如果在遇到大灰狼时,表情再紧张一些就更完美了”。

六、多元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融入戏剧教学法的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音乐技能考核,而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如角色理解、表演技巧、团队协作等,以及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进步,如对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表现力的提升等。河源市某小学在评价学生的音乐戏剧学习成果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舒怡 . 大单元视角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J]. 琴童 ,2024,(2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