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时代性实践研究

作者

张文嫱

天津市汇文中学300000

一、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的时代逻辑

2022 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要求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和实践性,18 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体系,构建了以素养为核心的网状课程结构,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超越单篇文本的局限,以“大单元”为载体实现任务群目标。所谓“大单元教学”,即围绕特定主题或任务,整合多篇文本、生活资源及跨学科内容,形成具有逻辑关联的学习模块,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的时代性实践路径

(一)文本整合:构建“单篇 + 群文”的单元框架

大单元教学强调单篇作为“单元零件”的功能定位。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可围绕“悲剧美学”主题整合《祝福》《边城》《罗密欧与朱丽叶》三篇文本,形成“中国乡土悲剧与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单元。先通过单篇教学夯实基础: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悲剧与封建礼教的关系,理解《边城》中“美而不得”的诗意悲剧,把握《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家族仇恨对个体的吞噬。在此基础上,设计群文任务:绘制“三篇作品中悲剧成因的思维导图”,撰写“不同文化背景下悲剧结局的审美差异”短评,最终完成“为某一悲剧人物设计现代结局”的创意写作。

这种整合既保留了单篇教学对文本细节的深耕,又通过群文对比拓展了思维广度。例如学生在分析中发现:祥林嫂的悲剧是“被时代碾压”,翠翠的悲剧是“被命运捉弄”,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是“被人为冲突激化”,由此提炼出“社会压迫”“偶然因素”“个体对抗”三种悲剧类型,实现了从文本解读到理论概括的能力跃升。

(二)资源整合:构建“传统 + 现代”的立体化单元

1. 古今互鉴的文本组合

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以必修上册“诸子百家”单元为基础,整合《论语》《孟子》《墨子》中关于“仁”的核心观点,与当代“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基层治理案例”,构建“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化”单元。设计三阶任务: ① 单篇研读,梳理诸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差异; ② 群文比较,分析“精准扶贫”政策与“仁政”理念的共通性; ③ 实践创作,撰写“青年参与社区服务的倡议书”。某学生在倡议书中提出“‘老有所养’不仅是传统孝道,更应体现为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行动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衔接。

2. 生活资源的引入

必修下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可结合“城市更新”时代议题,构建“身边的文化传承”单元。整合教材中的“访谈技巧”、本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城市改造中的“老字号保护”案例,设计“采访记录—数据分析—策展方案”任务。学生通过制作“老店铺数字化档案”、策划“社区文化节”,将文本知识转化为服务家乡的实际行动,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导向。

(三)问题设计:聚焦“时代议题”的阶梯式探究

1. 经典文本的时代追问

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以必修下册“悲剧精神”单元为例,围绕《祝福》《边城》设计问题链: ① 基础层,分析祥林嫂、翠翠悲剧的社会根源; ② 探究层,对比“内卷时代”青年的“躺平”现象与悲剧命运的异同; ③ 拓展层,撰写“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精神突围”的评论。某学生在评论中指出“祥林嫂的悲剧是被动承受压迫,而当代青年的‘突围’应体现为主动规划人生的韧性”,展现了对经典文本的时代性解读。

2. 现实议题的文本观照

以必修上册“革命文化”单元为基础,构建“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单元。设计问题: ① 梳理《沁园春·长沙》中“少年意气”与《百合花》“革命温情”的精神共性; ② 结合“航天精神”“抗疫逆行者”案例,讨论“革命激情如何转化为当代青年的担当”; ③ 实践创作,为“青年志愿岗”设计宣传文案。学生在文案中融入“‘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就是今天社区服务的坚守”,实现了红色文化与青年生活的对接。

(四)读写结合:强化“时代语境”的能力迁移

1. 实用文体的创造性写作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以必修下册“新闻传媒”单元为基础,构建“新媒体写作”单元。整合教材中的新闻特写、公众号推文范例、短视频脚本,设计“事件报道—深度评论—跨媒介呈现”任务。学生通过报道校园“垃圾分类”活动、制作“环保行动”抖音视频,既掌握了新闻写作技巧,又熟悉了新媒体表达范式,提升了时代所需的传播能力。

2. 传统文体的现代转化

选修上册“诗歌散文阅读与写作”单元,可拓展为“古典诗意的当代表达”单元。引导学生从《春江花月夜》的“时空之思”出发,结合都市生活体验,创作“地铁里的月光”现代诗、“古镇改造中的乡愁”散文。某学生在作品中写道“二维码扫过青石板路,唤醒的不只是支付界面,还有外婆讲过的巷弄故事”,实现了古典意境与现代生活的诗意融合。

三、实践反思:坚守语文本位,平衡多元目标

大单元教学需警惕两种倾向:一是为“整合”而整合,将语文课变成其他学科;二是任务设计脱离文本,陷入“活动化”误区。评价方式需呼应任务群理念,除传统测试外,可引入“档案袋评价”,收集思维导图、探究报告等成果,结合课堂表现综合判断素养发展。

结语

任务群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其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表现为育人理念的革新——让语文学习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场域”,从“知识接受”走向“素养生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2 年修订)[S].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2.